“你,去乾明殿稟了汪昱,就說這禦馬野性難馴,唯恐他日傷了父皇聖體,本宮今日做主殺了。”蕭月卿伸手隨意點了一人。
那內侍連聲應是,顛顛的跑遠了。
“都給本宮聽好了,崔闌是專門給本宮牽馬的,彆整日安排些不三不四的活磋磨人,若是哪日本宮叫他牽馬,有個缺胳膊少腿的,後果你們自己掂量。”蕭月卿說完便朝前走了。
眾人還未回神,就聽公主身邊的宮女道,“都散了吧,快些把這處打掃乾淨。”
崔闌自是儘心陪著公主殿下去選了匹好馬,乖乖做起牽馬的活。待走的足夠遠了,蕭月卿才從馬上下來,崔闌伸手扶她,她也沒有拒絕。
“殿下同那些人置氣做什麼,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我今日若不一舉將他們拿下,他們日後指不定怎麼欺辱於你。話說回來,那馬還挺可惜的。”
“有什麼可惜的,謝將軍在北境,殿下日後要什麼樣的馬沒有。隻是殿下不該做這些事,平白弄臟了手。”
“你不喜歡我護著你?”蕭月卿問。仔細想來,兩人雖有過一世,除了日常不喜食甜以外,還真不知道這人喜歡什麼。
“殿下護著微臣,微臣自是甘之如飴。隻是匕首鋒利,殿下若是誤傷了自己怎麼好。”崔闌掏出個帕子給公主擦臉。
蕭月卿眉頭眼角沾染了兩滴很小的血跡,應當是方才殺馬濺上去的。襯著烏發雪肌,透著股驚心動魄的美來。
崔闌忍不住摩挲了下那點血色。
蕭月卿目光被他手裡的帕子吸引,“這帕子瞧著有些眼熟。”
“對,是殿下的帕子沒錯,殿下那日給微臣撣雪用的。”
“那你怎麼不用,還日日揣在懷裡。”
“自然是得省著用。”
蕭月卿一時沒聽明白他話裡的意思,不解道,“這有什麼,帕子而已,破了舊了賞你新的便是。”
崔闌也不欲多說,隻道,“謝殿下賞。”
而後兩人又說些彆的,蕭月卿將泓衍帝假做中毒,及她與雲妃商量的事同崔闌說了。
崔闌也將那日禦前伺候,觸怒泓衍帝被貶的來龍去脈說與公主聽。崔闌之前簡在帝心,與他對泓衍帝的心思了解頗深有很大乾係,而今觸怒泓衍帝,那還不是信手拈來的事。
這次遭到貶斥,說白了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一則泓衍帝已對他和殿下已經起了疑心,他不如在這風口浪尖主動退讓,避其鋒芒;二則來了東苑,他也有自己的打算,西苑畢竟勢力有限,若能拿下東苑和禦馬監,那殿下豈不是又多了一重助力,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蕭月卿聽了,覺得這廝上一世能憑一己之力成為“九千歲”,統領四司八局十二監,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這一世因為自己的原因,崔闌還生出了提督兩苑的心思,可謂是很有雄心壯誌了。
三月下旬,積雪逐漸融化,百姓們恢複了以往的日子。受災的流民們有的拿了賑災銀子,返回原籍,有很大一部分則是遷了戶籍,在京郊的幾個村落安頓下來。
長公主府的粥棚也照常施粥,來領粥飯的除了老弱幼兒以外,大多是進京趕考的貧寒舉子。原先給流民們居住的暖堂空出來了幾處,張旭稟了公主,收拾出來給家貧住不起客棧的舉子們住。
期間,陳寧和唐廣明等先前受過公主恩惠的舉子,也帶頭幫著安頓掃灑。得益於他們先前閒暇時教流民和周邊村裡的孩子們識字,不少婦人也過來搭把手幫忙。
家中的青壯們都去田裡忙活了,剛落戶安頓下來家中沒有田產的青壯去碼頭鋪子裡找活做,女紅手藝不錯的婦人女子們也接了公主鋪子裡做冬衣的活。
彆看盛京這邊化雪了,聽說北境的冬日可長著呢,公主的舅舅謝將軍在那裡帶著將士們戍邊,可不得多做些。隻要肯乾,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起來。
因著雪災延遲的會試在這樣的氛圍裡到來。
會試亦稱春闈、禮闈,分彆於三月廿四、廿七、三十分三場進行。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選答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凡鄉試錄取的舉人皆可應試。
會試為期七日,一旦進了貢院,吃喝拉撒睡連同應試都在裡頭,好多體弱的讀書郎,光體力這一項就是一大考驗。
冬日寒冷,禮部會在考場裡頭設些火盆,也可自帶炭火,但大家都十分小心,是不敢離火源太近的,畢竟十年寒窗苦讀,若是答卷燒毀了,那就功虧一簣了。再有就是考場號舍與號舍相連,中間都用木板隔開,再加上木質的案幾、凳子、僅一人寬的床板、被褥等物,若是真走水了,牽連燒了起來,那可不是鬨著玩兒的。
是以大家都分外小心,有那點了炭盆的,也都離的遠遠的,隻敢不時伸過去烘一下寒涼的手腳,或者起身小範圍活動活動,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響。
陳寧唐廣明幾個就覺出這段時間給在城外幫忙的好來了,溫書閒暇時他們不僅教孩子們識字,也帶他們遊戲玩耍,再加上有時幫著鄉鄰們搭手做些體力活,一段時日下來身體倒是強健不少,就連公主府上送來的丸藥都沒用上幾回。此時倒也覺得沒那麼冷得受不住,都在一旁的稿紙上先寫下思路,以便後續引用謄寫,俱都一副專心答題的模樣。
若非說這春闈有什麼好的,那便是三月春寒料峭,不似秋闈時秋老虎還沒過,貢院會試的號舍裡每人一個恭桶,到了後幾日,那一言難儘直擊人天靈蓋的味道,當真是“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了。
很快便到了午時,貢院考場裡頭雖不禁止生火做飯,但沒人會浪費那個時間。大多舉子都是把自己帶的饅頭餅子拿出來在火旁烤上一烤,有了點熱氣兒,就不再那麼難以下咽。
就見巡考的考官過來,身後跟著的差役推著四個好大的木桶,就聽那考官朗聲道,“太子殿下體恤,特命人做了熱湯熱粥供應,一連七日。”
眾人雖不能言語交流,但內心都十分感激,有口熱湯熱粥就餅子饅頭自是好的,都靜靜在自己的號舍裡等著湯粥。待看到粥也不是薄粥,湯裡甚至還有菜蔬肉片時,眾人對太子此舉的讚譽就更上一層樓了。
太子同公主殿下一樣,都是仁善之人,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
喜歡月闌風燼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月闌風燼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