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照片洗出來了,李國慶拿到照片,迫不及待地乘車前往縣裡。
按照報紙上麵的地址,他找到了報社。
報社非常小,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廠大門,辦公樓是3層平房。
因為之前李國慶在縣裡做翻譯時認識報社的記者,所以他到門衛處提起記者名字的時候,門衛就幫他做了登記,讓他進去找記者。
報社內,記者看到李國慶的到來,顯得有點吃驚。
自從兩個月之前見麵後,兩人就沒有接觸過。
此次來報社,記者以為李國慶是想讓他做係列報道。
他問道“國慶,難得你來一趟報社,看來應該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說吧,是你飯店的事情還是關於你創業的事?沒想,我都已經做好了采訪的準備,隻是最近這幾天手頭上有點事情忙,給耽擱,沒想到你居然找上門來了。”
李國慶笑道“確實是關於我創業的事情,不過我今天來是想讓你在報紙上給我登廣告。”
“廣告?”記者顯得有點驚訝,繼續問道,“據我所知,你的魚塘還沒有開始養殖,現在登廣告未免也太早了點。”
李國慶搖頭道“不是為我魚塘登廣告,我是想讓你幫我登臘肉的廣告。”
“臘肉可不是大坪鎮的特產,據我所知,你們大坪鎮沒有人做臘肉。”這個記者是本地人,經常到處采訪,所以對於每個鎮上的特產還是挺了解的。
他確實說的沒錯,大坪鎮確實沒有人做臘肉。
李國慶回答道“我是幫彆人代理賣臘肉。”
記者聽到之後笑道“哦,看來你最近搞副業還不錯!都開始做代理了。”
“所以我今天就是來找你給我登個廣告,你放心,多少錢你跟我說,你幫我投放一個月,就在報紙上找一塊小地方就行了。”
有營收,記者當然熱情,他趕緊把李國慶請到自己的辦公室裡商量。
這記者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懂得流量的。
王明發因為李國慶的事情都能從副局長轉成了局長。
作為記者,他也想像王明發那樣,能從李國慶的身上沾點光。
他跟李國慶說道“這樣,你看行不行?你呢,也不用登廣告,你能不能把采訪給我獨家報道?”
記者的意思是,不用李國慶出錢來登廣告,而是接受他的采訪,在文中著重介紹臘肉。
李國慶覺得這個方法不行,他覺得還是廣告來得實在。
看報紙文字的人都是受過教育的,但是買菜的很多都是不認識字的中年婦女。
所以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圖片最能吸引人。
簡單明了,讓人看了就知道是什麼東西。
但是記者還是不放棄,苦口婆心地給李國慶說明。
李國慶是有自己的想法,臘肉畢竟不是自己的產業,它隻是一個代理商,他真正的產業是養魚賣魚苗。
這種靠代理隻是緩解目前的收入而已。
但是記者還是想給他寫一篇報道,李國慶隻好答應,等魚塘建起來後再說,這次來隻談廣告。
見李國慶這麼堅持,記者也就沒有繼續勸說。
李國慶就把在相館拍的內臟照片拿了出來。
記者看到照片,瞬間哈哈大笑“國慶,這是你跟你媳婦的合影,中間咋會有一掛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