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寧王及其黨羽被成功懲處,曾經暗流湧動、波譎雲詭的朝堂,終於暫時恢複了難得的平靜。蕭逸塵和蘇錦攜手並肩,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的進一步推行之中。那些承載著兩人心血與期望的各項新政,如同春日裡播撒下的種子,在各地穩步地生根、發芽、成長,逐漸落實。百姓們親眼目睹著生活的變化,從新政中實實在在地受益,眼中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之火,街頭巷尾滿是對新生活的憧憬與議論。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平靜作對,這份安寧並未持續太久。一日,京城的城門在黎明的微光中緩緩打開,一名快馬加鞭的信使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疾馳而入,手中緊緊握著一份十萬火急的急報。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南方多地正遭受著一場百年一遇的罕見洪澇災害。滔滔洪水如猛獸般肆虐,所到之處,房屋被瞬間衝垮,無數百姓在睡夢中被驚醒,被迫逃離家園,隻能在洪水中無助地掙紮,流離失所。
蕭逸塵和蘇錦得知這一噩耗後,心急如焚,仿佛有千萬根針紮在心頭。蕭逸塵連朝服都未來得及整理,便立刻進宮麵見皇帝。在金碧輝煌卻又壓抑凝重的禦書房內,皇帝滿臉愁容,來回踱步,手中的朱筆早已被汗水浸濕。蕭逸塵單膝跪地,聲音堅定而有力“陛下,臣願為陛下分憂,定當全力以赴救災。”皇帝停下腳步,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待,將救災重任再次鄭重地托付給蕭逸塵,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蕭愛卿,此次災情嚴重,關乎萬千百姓性命,你務必儘快前往災區,安撫百姓,組織救援,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蕭逸塵領命後,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時鐘,一刻也不停歇。他迅速返回府邸,召集幕僚,有條不紊地籌備救災物資。糧食、藥品、帳篷等物資,被一一清點、裝車。同時,他又飛馬傳令,召集城中的精銳士兵和有經驗的工匠,組建救援隊伍。蘇錦也不甘落後,她憑借著在京城多年積累的深厚人脈,穿梭於各個富商府邸和慈善機構之間。她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地向他們講述災區百姓的悲慘遭遇,懇請他們伸出援手。在她的努力下,善款和物資如涓涓細流,逐漸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然而,救災之路遠非想象中那般順利。一些地方官員,平日裡作威作福,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膽小如鼠。雖不敢公然違抗命令,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因害怕承擔責任而畏縮不前。在物資調配的倉庫裡,官員們相互推諉,賬目混亂不堪,導致救災物資的調配和發放進展緩慢。一車車的糧食和藥品,隻能靜靜地停放在倉庫中,無法及時運往災區,讓那些在洪水中掙紮的百姓望眼欲穿。
與此同時,朝堂上一些心懷叵測之人,見蕭逸塵忙於救災,無暇顧及朝堂之事,又開始蠢蠢欲動。他們在陰暗的角落裡暗中勾結,謀劃著一場針對蕭逸塵的陰謀。他們四處散布謠言,稱蕭逸塵救災不力,貪汙救災物資。這些謠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百姓們本就處於恐慌之中,聽到這些謠言後,更是人心惶惶,對蕭逸塵的信任也受到了極大的動搖。
蘇錦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謠言的危害,她深知若不及時製止,不僅會影響蕭逸塵的聲譽,更會阻礙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蘇錦決定親自出麵,澄清謠言。她身著素衣,站在京城最繁華的集市中央,利用自己在民間的威望,召集百姓。她聲音洪亮,言辭懇切,向百姓們講述蕭逸塵為救災所做的每一份努力從他不眠不休地籌備物資,到親自挑選救援人員,再到馬不停蹄地趕往災區。同時,她還命人將救災物資的詳細清單張貼在集市的各個角落,讓百姓們能夠清楚地了解每一筆物資的去向。在蘇錦的努力下,謠言逐漸平息,百姓們重新燃起了對救災工作的信心,望向災區的目光中,又多了幾分希望。
而蕭逸塵則日夜奔波在災區的每一寸土地上,他身著破舊的衣衫,與士兵和百姓們一同奮戰在抗洪一線。他親自帶領大家加固堤壩,雙手磨出了血泡,卻渾然不覺。在洪水最洶湧的地方,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指揮著百姓疏散。他將救災物資一袋袋地發放到百姓手中,看著百姓們饑餓的麵容,心中滿是愧疚與責任感。他望著受災的大地,暗暗發誓“我定要儘快幫助百姓度過難關,還他們一個安寧的家園。”
喜歡錦逸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錦逸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