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塵和蘇錦聽聞朝中大臣對“民生研討社”和實地考察計劃的擔憂後,深知此事關乎聯合學府變革的走向,容不得半點馬虎。兩人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主動出擊,在朝堂上與反對的大臣們展開一場公開辯論,以正視聽。
辯論當日,朝堂上氣氛凝重,大臣們各懷心思。反對的大臣們早早地站在一起,交頭接耳,似乎在商量著如何應對蕭逸塵和蘇錦。而蕭逸塵和蘇錦則神色堅定,並肩站在朝堂中央,準備迎接這場挑戰。
率先發難的是禮部侍郎孫大人,他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蕭侯爺和蘇夫人所提議的‘民生研討社’以及實地考察活動,看似為了培養學子,實則暗藏隱患。學子們涉世未深,若在研討和考察中對朝廷政策產生誤解,隨意發表不當言論,恐會擾亂民心,影響朝廷威嚴。”
蕭逸塵微微皺眉,上前一步回應道“孫大人此言差矣。聯合學府的變革旨在培養能為國家和百姓真正做事的人才。‘民生研討社’能讓學子們深入思考社會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對朝廷完善政策大有裨益。而實地考察,更是讓學子們親身體驗民生疾苦,激發他們的責任感,這怎麼會是隱患呢?”
這時,工部尚書趙大人也站出來說道“話雖如此,但學子們一旦走出學府,進入民間,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被彆有用心之人利用?萬一有人借機煽動學子,製造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蘇錦微微一笑,輕聲卻有力地說道“趙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我們也並非毫無準備。在籌備這些活動時,我們會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師全程陪同,引導學子正確看待問題。而且,學子們對國家和朝廷滿懷熱忱,他們渴望為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又怎會輕易被他人利用?”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朝堂上的其他大臣們也紛紛加入討論,有的支持蕭逸塵和蘇錦,認為這是培養人才的創新之舉;有的則站在反對者一邊,擔心會引發不穩定因素。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
皇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辯論,神色凝重。他深知這不僅關乎聯合學府的變革,更關係到國家未來人才的培養方向。
眼見辯論陷入僵局,蕭逸塵決定從實際案例入手。他說道“陛下,各位大人,就拿之前我們與西域的貿易合作來說。起初,許多人也擔心會帶來各種問題,但通過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最終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還增進了文化交流。如今聯合學府的變革也是如此,雖然會麵臨一些挑戰,但隻要我們積極應對,必然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蘇錦接著補充道“陛下,我們設立‘民生研討社’和組織實地考察,並非要讓學子們去質疑朝廷政策,而是希望他們能從實際出發,為政策的完善參考。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造福百姓。”
皇帝聽了蕭逸塵和蘇錦的話,微微點頭,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開口說道“蕭愛卿和蘇夫人所言有理。聯合學府的變革是為了國家的未來,朕相信你們的初衷是好的。但也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做好各項防範措施,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得到皇帝的支持,蕭逸塵和蘇錦心中一喜,連忙謝恩。那些原本反對的大臣們見皇帝表態,也不好再繼續反對,但他們仍提醒蕭逸塵和蘇錦要謹慎行事。
這場朝堂論辯以蕭逸塵和蘇錦的勝利告終。然而,他們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如何將“民生研討社”和實地考察活動順利開展起來,才是真正的挑戰。回到侯府後,蕭逸塵和蘇錦馬不停蹄地開始籌備相關事宜,他們精心挑選陪同的老師,製定詳細的考察路線和研討主題,力求讓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而在聯合學府,學子們得知朝堂論辯的結果後,也都興奮不已,對即將到來的“民生研討社”和實地考察充滿了期待。聯合學府的變革在波折中繼續前行,未來等待著蕭逸塵和蘇錦的,又會是怎樣的挑戰與機遇呢?
喜歡錦逸良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錦逸良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