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宋江等人為謀得招安大計,眾人皆積極籌謀,而這當中,燕青作為參與者之一,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某一日,宋江欲前往東京觀燈,以尋得招安之機。此時,燕青挺身而出,與李逵一同裝扮為伴當,相隨宋江一同下山。待到了東京城中,宋江一心想要拜見李師師,期望能借其之力達成招安之目的。然而,此事宜須謹慎行事,於是乎,又是燕青一馬當先,先行前去探路並妥善安排一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且說後來發生的“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以及“燕青打擂”等數樁故事,主角皆是燕青與李逵二人。
就拿“燕青打擂”來說吧,當時燕青偶然間聽聞那擎天柱任原在泰安州設下擂台,與人爭跤比試,且已近兩年未曾遇到對手。燕青聞聽此事後,心中頓生好勝之意。他靈機一動,扮作一名來自山東的貨郎模樣,又拉著李逵悄悄潛入泰安州內。待登上擂台之時,隻見燕青身形矯健,動作敏捷如飛,使出一招名為“鵓鴿旋”的絕技,瞬間將那不可一世的任原撲倒在地。一時間,台下觀者無不齊聲喝彩,對燕青的身手稱讚有加。
話說那太尉高俅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前來征討梁山泊,本以為能夠輕鬆將梁山好漢們一舉拿下,然而事與願違,他竟然接二連三地遭遇了慘敗。最後一次交戰中,更是被浪裡白條張順趁其不備生擒活捉,帶上了山寨。
這梁山寨主宋江呢,心中一直有著招安之意,想著若是能通過高俅這位朝廷重臣促成此事,倒也是一樁美事。於是乎,宋江不僅沒有為難高俅,反而對他以禮相待,甚至還特意擺下豐盛的宴席來款待他。
酒過三巡之後,那高俅已然有了幾分醉意,開始口出狂言,大肆吹噓自己的相撲技藝舉世無雙,無人可敵。一旁的盧俊義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當即決定讓自家的燕青出來與高俅比試一番。隻見燕青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施展出自己的獨門絕技——“守命撲”。說時遲那時快,隻見燕青身形一閃,如鬼魅般欺身近前,一個巧妙的絆腳動作,瞬間就將高俅給攧翻在地,引得在場眾人哄堂大笑。
待到高俅要下山之時,宋江特地派遣了蕭讓和樂和兩人跟隨其後一同前往京城。名義上是聽從高俅的差遣,等候招安的旨意,但實際上卻是暗中觀察高俅的一舉一動。怎料這二人剛到京師,就被高俅軟禁在了府中,失去了自由行動的權利。
宋江何等聰明之人,自然早就料到高俅此人心胸狹隘,定然會在皇帝麵前刻意隱瞞自己兵敗的事實。思及此處,宋江當機立斷,又派出燕青和戴宗速速趕往東京,以便及時打探消息。
燕青足智多謀,深知此行任務艱巨,為了掩人耳目,他喬裝打扮成了一名遊手好閒的富家子弟。幾經輾轉,終於再次見到了那位名動京城的李師師。燕青開門見山,將高俅兵敗梁山泊一事如實告知,並懇請李師師能夠在皇帝麵前替他們轉達實情。
誰知這李師師風情萬種,對於燕青所言似乎並未放在心上,反倒一味地與他談論風花雪月之事,數次用言語挑逗於他,甚至還提出想要觀賞一下燕青身上的紋身。麵對李師師如此這般的百般糾纏,燕青始終坐懷不亂,堅守本心。為了擺脫她的糾纏,無奈之下,燕青隻得與其結拜為姐弟,暫且在她家中住下,再尋良機向皇帝進諫。
話說那宋徽宗對李師師傾慕已久,時常微服前來相見。這一日,宋徽宗又如約而至。而此時,燕青正藏身於李師師處等待時機。在李師師的巧妙引見之下,燕青終於得見龍顏。隻見燕青氣宇軒昂、風度翩翩,宋徽宗不禁眼前一亮。
燕青深知此次機會難得,於是當即便展示出了自己的多才多藝。他先是取出玉簫吹奏一曲,其聲悠揚婉轉,如泣如訴;接著又撥動起阮弦,彈奏出一段美妙動聽的旋律;最後更是放聲高歌,歌聲清脆悅耳,餘音繞梁。宋徽宗聽得如癡如醉,對燕青的才藝讚賞有加。
燕青見狀,趕忙跪地叩頭謝恩,並向宋徽宗謊稱自己曾經不幸被梁山好漢所擄劫,整整被困了三年之久。如今幸得陛下洪福齊天,才得以重獲自由,懇請徽宗能夠赦免他過往之罪。宋徽宗本就愛才惜才,又見燕青言辭懇切,當下便欣然應允,不僅賜予了赦書,還饒有興致地詢問起關於梁山的詳細情況。
燕青抓住這個良機,毫不隱瞞地將童貫、高俅率領大軍征討梁山卻屢屢兵敗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宋徽宗。並且著重強調,宋江等一眾梁山好漢其實早就渴望接受朝廷招安,願意為國效力,儘忠職守。宋徽宗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會考慮此事。
次日清晨,燕青不敢有絲毫耽擱,馬不停蹄地前往拜見太尉宿元景。他向宿元景轉達了宋江一心想要招安的誠意,請求宿元景能夠從中斡旋,促成此事。宿元景素聞宋江等人義薄雲天,心中也頗為欣賞,當即表示定會全力相助。隨後,燕青又與戴宗共同商議定計,準備從高俅府上營救被囚禁的蕭讓和樂和二人。
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周密部署,他們終於成功地潛入高俅府邸,找到了被關押的蕭讓和樂和。幾人齊心協力,衝破重重險阻,順利地將兩人解救出來。
至此,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宋徽宗在深思熟慮之後,終於下定決心頒布詔書,正式招安梁山眾人。並派遣宿元景親自前往梁山宣讀詔書,以示朝廷的誠意和重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梁山接受朝廷招安之後,燕青便跟隨宋江開始了南征北戰的生涯,而他所歸屬的則是盧俊義的麾下。
在征討遼國的時候,戰況異常激烈。當大軍行進至玉田縣之時,隻見敵軍陣營中有一員猛將,正是耶律宗雲。此人勇猛無比,給宋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然而,燕青臨危不懼,手持弩箭,目光如炬地瞄準了耶律宗雲。隻聽“嗖”的一聲,弩箭如同閃電一般疾馳而去,精準無誤地射中了耶律宗雲,使其當場斃命。這一箭不僅展現出了燕青高超的射術,更是大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此後,燕青又跟隨盧俊義一路勢如破竹,成功攻破了那令人生畏的太乙混天象陣。
待大軍班師回朝之際,行至雙林鎮時,燕青竟意外地與昔日好友許貫忠重逢。兩人相見甚歡,彼此訴說著分彆後的經曆和思念之情。臨彆之時,許貫忠慷慨地將一幅珍貴的三晉山川城池關隘圖贈予燕青,這份禮物對於日後的征戰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待到征討田虎之時,儘管燕青在此役中並未有特彆耀眼的突出戰績,但他曾經向軍隊進獻過那份至關重要的三晉地圖,為作戰計劃的製定了關鍵的參考依據,也算是立下了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征討王慶期間,戰況激烈,硝煙彌漫。當大軍行至龍門關之前,燕青敏銳地察覺到了戰局中的潛在危機。他深知此役艱險異常,於是趕忙勸諫盧俊義,言辭懇切地勸其切勿親身涉險、親臨戰陣。然而,盧俊義卻並未聽從燕青的建議,執意要親自上陣指揮作戰。
眼見無法改變盧俊義的決定,燕青並未氣餒,而是迅速采取行動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麵。他果斷調集五百名精銳步兵,帶領他們火速趕往平泉橋附近。到達目的地後,燕青身先士卒,指揮士兵們砍伐周圍的樹木,並巧妙利用這些木材搭建起一座堅固的浮橋。
果不其然,戰場上風雲突變,盧俊義所率軍隊在交戰中遭遇失利。敵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氣勢洶洶。混亂之中,平泉橋不堪重負,最終被蜂擁而來的亂軍生生壓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多虧了燕青先前搭建的那座浮橋發揮了關鍵作用。它成為了大軍撤退的唯一通道,使得眾人能夠順利通過,從而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可以說,正是因為燕青的深謀遠慮和果敢決斷,才保住了這支隊伍的有生力量。
待到征討方臘之時,局勢更是錯綜複雜,充滿變數。燕青再次挺身而出,憑借著機智靈活的頭腦屢立奇功。一次,他喬裝改扮成呂師囊帳前的虞候,與解珍、解寶二人協同合作,一同混入揚州城外的定浦村中。他們暗中查探情報,尋找時機。終於,在發現了陳觀父子與叛軍相互勾結的證據之後,三人毫不猶豫地出手,乾淨利落地將這對罪大惡極之人斬殺於劍下。
此後,燕青又化名為雲壁,跟隨柴進一同假意投降方臘一方。他們深入敵營,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在清溪之戰中,燕青與柴進密切配合,瞅準時機突然在陣前倒戈相向。兩人合力出擊,奮勇殺敵,尤其是燕青身手矯健,劍法淩厲,瞬間便將敵將方傑斬落馬下。他們的舉動令方臘軍隊猝不及防,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趁此機會,宋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一路攻入了幫源洞中,給方臘勢力造成了沉重打擊。
梁山軍曆經無數場激烈的戰鬥之後,終於成功地平定了方臘之亂。硝煙散去,勝利的喜悅洋溢在每一個將士的臉上。然而,這看似圓滿的結局背後,卻隱藏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波。
在大軍凱旋而歸、班師回朝之際,燕青悄悄地來到了盧俊義的營帳前。這位智勇雙全的好漢麵色凝重,心中懷揣著對未來深深的憂慮。進入營帳後,燕青誠懇地勸說盧俊義趁此機會急流勇退,放下一切功名利祿,隱姓埋名去過平靜的生活,如此方能安享天年。
盧俊義聽後,微微搖頭,表示自己不願就此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和榮耀地位。燕青見狀,並未氣餒,而是繼續苦口婆心地以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後大肆殺戮功臣為例,警示盧俊義伴君如伴虎,若不及時抽身離去,恐有殺身之禍。
可惜,盧俊義心意已決,任憑燕青如何勸諫,都堅決不肯聽從。麵對固執己見的盧俊義,燕青無奈地長歎一聲,眼中滿是失望與惋惜。最終,他決定不再強求,深深地向盧俊義拜彆。臨行之前,燕青還特意留下一封書信給宋江,將自己的想法和擔憂一一傾訴其中。
就在那個寂靜的夜晚,燕青獨自一人挑起滿滿一筐價值連城的珠寶,悄然離開了梁山軍。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從此杳無音信,不知所蹤。而那筐珠寶,則成為了他留給世人最後的一點痕跡,仿佛在訴說著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
喜歡發現曆史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發現曆史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