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文乃是關勝的結義好兄弟,說起這郝思文的身世倒也有一番奇妙之處。原來,在其母懷上他之前,曾做過一個奇異之夢,夢中竟見那傳說中的井木犴前來投胎轉世。因此,待郝思文降生之後,眾人皆稱其為井木犴。
此人生得高大威猛,儀表堂堂,且自幼習武,對於那十八般武藝可謂樣樣精通。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儘管郝思文身懷絕技,卻始終未能謀得一官半職,隻能與關勝一起屈居在那小小的蒲東之地。
時光荏苒,忽一日,宋江率領大軍遠征大名府。消息傳至京城,太師蔡京心急如焚,趕忙召集樞密院一眾官員,共商出兵救援之計。就在此時,步司衙門防禦使保義宣讚挺身而出,向蔡京極力舉薦了關勝。蔡京聞聽此言,略作思索後,便決定派遣使者前往蒲東,請關勝入京共商大事。
關勝得知此事後,心中自是欣喜萬分,當下毫不猶豫地應下此事,並帶著自己的結義兄弟郝思文一同踏上了進京之路。待到了京城麵見蔡京之時,蔡京見關勝氣宇軒昂、威風凜凜,不禁對其大為讚賞。隨即當場下令,任命關勝為領兵指揮使,同時還委以重任,命郝思文擔任先鋒大將,而宣讚則負責殿後接應。就這樣,關勝、郝思文以及宣讚三人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軍隊,向著梁山泊進發而去。
話說那宋江率領大軍凱旋而歸,重回梁山之後,便心生一計,欲要拿下武藝高強的關勝。於是,他密令呼延灼佯裝投降於關勝,並設計引誘關勝前來劫營。
這關勝果然中計,帶著兵馬氣勢洶洶地衝進了梁山設下的埋伏圈。一時間,喊殺聲四起,梁山眾好漢從四麵八方殺出,將關勝的軍隊團團圍住。而那呼延灼更是趁機關勝不備,突然倒戈相向,使得關勝陷入絕境。最終,關勝寡不敵眾,被梁山軍用撓鉤生擒活捉。
與此同時,負責接應關勝的郝思文見勢不妙,急忙率軍前來救援。然而,他剛到半路,就遭遇了林衝和花榮所率的伏兵。隻見那林衝手持丈八蛇矛,勇猛無比;花榮則彎弓搭箭,百發百中。郝思文毫不畏懼,挺槍躍馬,與二人展開激戰。但終究雙拳難敵四手,經過一番苦戰後,郝思文漸漸力不從心,隻得且戰且退。
誰知,就在他落荒而逃之際,卻迎麵撞上了女將扈三娘。這扈三娘英姿颯爽,手中一條紅綿套索舞得虎虎生風。郝思文猝不及防,被扈三娘拋出的套索一下子纏住,然後被拖下馬背,生擒而去。
另一邊,宣讚也未能逃脫厄運。他在與秦明和孫立的交鋒中漸落下風,最終被二人合力擒獲。
宋江得知關勝等人被俘後,親自趕來為他們鬆綁,並以禮相待。關勝等三人見宋江如此仁義寬厚,心中大為感動,遂決定歸降梁山。
此後,在攻打大名府之時,郝思文與關勝、宣讚一同被任命為前部先鋒。三人帶領著兵馬一路衝殺,直抵飛虎峪。在此處,他們遭遇了守將索超和李成的頑強抵抗。雙方展開一場激烈的混戰,刀光劍影,殺聲震天。
正當兩軍相持不下之時,宋江瞅準時機,指揮大軍從後方掩殺過來。官軍頓時陣腳大亂,紛紛潰敗。梁山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
待到第三次攻打大名府時,吳用精心調撥八路軍馬。郝思文與關勝、宣讚隸屬於其中的第三路軍。他們按照預定計劃,向大名府發起猛烈攻擊……
話說那攻打淩州之際,郝思文和宣讚二人因一時輕敵,貿然猛進,未曾料到竟會遭遇單廷珪與魏定國這等強敵。隻一瞬間,他們便雙雙失手被擒,隨後更是被五花大綁,押送京城。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這押解上京的途中,經過一處名為枯樹山之地時,正巧遇見了李逵、鮑旭以及焦挺三人在此出沒。此三人均是勇猛之士,見郝思文與宣讚身陷困境,當即便出手相救。
重獲自由之後,郝思文並未急於離去,而是心生一計。他深知此時若想攻克淩州,單憑自己等人之力恐難以成事。於是,他向鮑旭建言道“鮑兄,如今我等既已脫身,何不借此良機,傾儘貴寨之兵馬,合力攻打淩州?”鮑旭聞聽此言,略作思索後,覺得甚有道理,當下便應允下來。
而後,眾人一番商議謀劃,決定趁著關勝正在南門與淩州守軍激烈交戰之時,悄悄繞至北門發動突襲。果不其然,由於城中守軍大部分兵力都被吸引到了南門,北門防守空虛。郝思文等五人率領著人馬如猛虎下山一般殺向城門,守城士卒猝不及防,很快就被攻破防線。最終,眾人齊心協力,一舉成功奪取了淩州城。
且說又過了些時日,梁山好漢們兵臨東昌府城下。這一日,郝思文奉命出陣挑戰守將張清。隻見他手提長槍,胯下駿馬奔騰而出,氣勢洶洶地直衝向敵陣。而那張清亦是毫不示弱,手持石子嚴陣以待。兩人甫一照麵,便是一陣激戰。怎奈那張清手中飛石絕技著實厲害非常,隻見他手臂一揮,一顆飛石如同閃電般朝著郝思文疾馳而去。郝思文躲閃不及,額頭被飛石狠狠擊中,頓時鮮血四濺,劇痛難忍,一個踉蹌便從馬上跌落下來。眼見形勢危急萬分,好在一旁觀戰的燕青眼疾手快,迅速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張清的坐騎。那匹馬吃痛受驚,猛地揚起前蹄,將張清掀翻在地。如此一來,郝思文才得以趁機逃脫,撿回一條性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待到後來梁山英雄排定座次之時,郝思文位列第四十一位,其星宿名號乃是地雄星。所司職司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與關勝、徐寧、宣讚共同負責鎮守正東旱寨,成為了梁山上不可或缺的一員猛將。
在征討遼國之際,郝思文緊緊跟隨關勝的步伐,共同踏上了征戰沙場之路。麵對那神秘莫測且威力驚人的太乙混天象陣,他們毫不畏懼,勇往直前。最終,憑借著過人的智慧和無畏的勇氣,成功地攻破了其中的土星陣。而在此戰之中,郝思文更是表現得英勇無比,他與柴進、李應等諸位猛將齊心協力,奮勇殺敵,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殺儘了兀顏光身旁的得力羽翼。如此一來,兀顏光便陷入了孤立無援之境,使得關勝能夠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手起刀落,乾淨利落地將其斬殺於馬下。
待到征討田虎之時,郝思文繼續追隨盧俊義的大軍出征。當他們兵臨汾陽城時,一場激烈的戰鬥瞬間爆發。隻見郝思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在他的勇猛攻擊之下,敵軍將領田彪被打得節節敗退。緊接著,郝思文愈戰愈勇,手中長槍揮舞如風,接連擊斃索賢、黨世隆、淩光三位敵將,可謂是威風凜凜,令敵人聞風喪膽。隨後,他率領部下乘勝追擊,一路追殺敵軍長達十裡有餘。待凱旋回城之時,郝思文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就在此時,敵軍將領徐瑾企圖趁亂偷襲,但卻被眼疾手快的郝思文察覺。隻見他挺槍而出,一槍便刺穿了徐瑾的胸膛,使其當場斃命。此後,郝思文又與宣讚、呂方、郭盛一起奉命鎮守汾陽府,確保這座城池的安全無虞。值得一提的是,在簡本水滸傳中,郝思文還曾生擒過玉門關的守將楊端,展現出了其非凡的武藝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征討王慶之時,郝思文與宣讚、花榮、林衝、呂方和郭盛這幾位英勇之士共同肩負起了鎮守宛州的重任。他們緊密合作,全力協助著陳瓘、侯蒙以及羅戩等一眾文官管理這座戰略要地。
當時,淮西軍氣勢洶洶地前來攻打宛州。麵對來勢凶猛的敵軍,花榮、林衝等將領紛紛領命出征,出城迎戰。如此一來,城中負責防守的大將便隻剩下了宣讚和郝思文兩人。不僅如此,他們所統領的士兵也大多都是年老體弱之輩,兵力總數僅有一萬人而已。
然而,就在這樣艱難的局勢下,賊將季三思和倪慴竟然率領大軍偷襲宛州城。眼見敵軍兵臨城下,形勢危急萬分,但智勇雙全的蕭讓卻巧妙地運用了空城計,成功地唬住了敵人。趁此機會,郝思文和宣讚二人果斷率部在西門設下埋伏。當季三思和倪慴的軍隊因中計而心生恐慌、匆忙撤退之際,郝思文與宣讚猛然從西門殺出。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郝思文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左挑右刺;宣讚則舞動鋼刀,奮勇殺敵。在他們淩厲的攻勢之下,西軍被殺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最終,這場伏擊戰大獲全勝,不僅斬殺敵軍首級萬餘顆,更使得季三思和倪慴這兩位賊將也不幸殞命於亂軍之中。
征討方臘之時,郝思文跟隨關勝一路勢如破竹,成功地攻破了潤州這座堅城。在此戰中,郝思文展現出了驚人的射箭技藝,一箭射死了守將徐統,為大軍的勝利立下赫赫戰功。
隨後,他們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常州之戰中。這一戰同樣激烈異常,但郝思文毫不畏懼,與戰友宣讚緊密配合,聯手斬殺了統製官沈拚,使得宋軍士氣大振。
然而,戰爭總是殘酷無情的。在杭州之戰裡,郝思文和徐寧率領一隊人馬負責巡哨任務。當他們巡邏至杭州北前門附近時,突然間遭遇了大批敵軍的猛烈襲擊。麵對如此凶險的局麵,郝思文毫無退縮之意,他手持兵刃,奮勇殺敵,試圖衝出重圍。但無奈敵軍人數眾多,且訓練有素,最終他還是寡不敵眾,被數員南將生擒活捉,帶入城中。
眼見郝思文陷入險境,徐寧心急如焚,想要回身去營救自己的同伴。可就在這時,一支冷箭呼嘯而來,不偏不倚正中藥箭射中了徐寧的項部。這支箭上塗有毒藥,毒性迅速發作,儘管徐寧拚儘全力堅持抵抗,但終因傷勢過重,毒發身亡。
落入敵手的郝思文遭受了極其殘忍的對待。方天定下令將其碎剮處死,並把他的首級懸掛在城頭示眾,以此來震懾宋軍。這位英勇無畏的將領就這樣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戰後,朝廷為表彰郝思文的忠勇之舉,追封他為義節郎。
喜歡發現曆史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發現曆史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