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端了然,岔開話題問“趙知青,和我說說我們這裡是怎麼參加勞作的?”
於是趙波開始給他講解起這裡日常的工作方式。
知青點設在溝尾村北邊,靠近海灘的樹林裡。每天早上可以靠趕海賺取工分。一般來說,最高不會超過五工分。
白天必須下地乾活,會有生產隊長安排每天工作,根據完成情況給予工分,最高不會超過十工分。
這裡一年分兩次糧。按工分算工時,10個工分等於1工時,1工時根據當季糧食收成折算成05元12元的貨幣。
知青們要錢的可以分到與工分等值的現金,要糧食的可以分到與現金等值的糧食。
在這裡最難的不是吃不飽,而是每年都會遭受台風襲擊。
除了台風季對生命有嚴重影響外,趙波還對徐進端提了另一個重要影響。
那就是島上水汽重,他們又一直居住在潮濕陰暗的林子裡,所以來到這裡的知青,多少都會有皮膚病。
當然,這也是每到假期,知青們去供銷社後,供銷社肥皂就會告罄的主要原因。
“舒知青,你帶肥皂了沒?”趙波問。
徐進端點頭“帶了,我們那特有的藥皂。”
趙波道“那感情好,得省著點用,還有彆等全用完了再去買。”
徐進端乖巧點頭“好,趙知青,給我講講與當地人來往有啥要注意的沒?”
趙波也沒隱瞞一一給他做了講解。
上一世,也是趙波來接的他,但原主那時內心不忿,根本沒和趙波溝通。
這一世,他則是一路聽著趙波的嘮叨進了村。
呃這村的地界是挺大的,溝尾村的名字還真形象。
村子的茅草屋頂在山間隱隱灼灼。
徐進端問“村民們平時都住山上嗎?”
趙波拉著徐進端下車,一路往知青點走去嘴上也沒停地說著“溝尾村是整個公社最末的村,也是這個海島最北麵的村。我們沒來之前,這片林子是沒人住的。因為林子下麵就是海灘。”
說著用手一比劃接著道“如果人住在這片平原,耕地麵積就會減少,所以他們選擇住在山上。”
徐進端點頭,表示理解,神識卻往村民聚集地而去。
原來那還是個大山穀,有村民的自留地、有魚塘、隱蔽處還有個溫泉泉眼,翻過山,就是一大片耕地。
此時雖已臨近下工時間,可地裡還有不少人在勞作。
走了半個多小時,終於來到知青點。
因為是在林子裡建的茅屋,基本都是隔幾步一間茅屋,連在一起的很少。
就算有連在一起的也都是女生在住。
趙波指著幾處對徐進端道“呶,這裡、這裡、這裡、這十幾間你隨便挑一間,都是沒人的。”
徐進端點頭,心裡卻了然,這些屋子的原住民應該都已不在了。
神識掃過,最後選擇了東南方向一間沒有了屋頂的屋子。
趙波驚訝道“這個屋子是這裡最破的,你要住這裡嗎?”
徐進端點頭“感覺這間大一點。”
趙波問“你會編屋頂嗎?”
徐進端道“要是明天不上工,應該沒問題。”
趙波伸手一指道“行,呶,往那走有竹林和棕樹林,那裡有修整屋子要用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