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就想讓愛華哥種一輩子地嗎?”辦完正事,徐進端開始給自己拉合作夥伴。
盧定國看著徐進端問“你小子又有什麼想法?”
“沒啥想法,就是覺得如果愛華哥從村裡收菜去市裡賣,每天最少也能進賬幾塊錢,一個月不比工人賺的少。”
“比你賺的多嗎?”
徐進端看著盧定國“叔,這你可就為難我了,你知道我了無牽掛,肯定偶爾乾點彆的買賣。愛華哥可上有您二老,下有仨兒女,那種投機倒把的事他可不能乾。”
“行,回去我問問他。”
“好,他要是願意,我就把我這一年來的經驗告訴他,帶他去市裡幾大菜場轉轉。”
“行!”
今年春耕,徐進端承包的兩畝耕地,一畝用來種水稻,一畝用來種蔬菜。
水稻種了是用來自己吃的,他的主要精力會放在山上。
他承包的林地不僅有竹林,還有柿子林、山核桃林,他根本不需在大動乾戈,隻要每年補種,加上定期撒些稀釋後的靈泉,每年明麵上的收入就在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到了1979年底,單林地一年的收入就有8000多。當然也包括養雞、賣雞、賣雞蛋的收入。
算上賣蔬菜的收入高達11萬,一躍成為全村首富。
隻有他自己知道的首富。
就連盧定國都不知道。
盧定國唯一知道的就是徐進端每天讓自己大兒子收去賣的那些蔬菜的收入。
至於他自己整的柿餅、臘筍、筍乾這些還真不好算。
其實吧,徐進端不過就是利用在中山北路那兩臨街院子的其中一間開了家農產品專賣店,另一間則用來賣從南方調來的電子產品。
每家店又以每人每月30元的工資,找了兩個從農村出來打工的小姑娘做營業員。既賣貨,又看店。
兩家店對麵就是花國銀行,每天營業結束,關上大門,一個盤貨,一個去對麵存錢。回來後,兩相一對賬,就能發現有否平賬,簡單又安全。
當然明麵上的生意省事了,南貨北調的生意還能再做10年,徐進端豈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至於會不會有人找麻煩,那是肯定的,也因此,他也並非什麼都賣,總得要給人留條路走走的吧。
所以,在北方他隻是最大的皮毛收購商;在南邊他則是最大的收錄兩用機、縫紉機的最大收購商。
可當這條線上的人真正想找這兩大收購商合作時,卻又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有時彆說見首了,就是影子都見不到,而貨卻早已在市場流通。
徐進端又不傻,自己有那麼多秘密,找人合作?
怕不是想急著去見太奶吧!
徐進端在大肆斂財時,遠在g省的宋清莉還在和許澈上演你逃我追的戲碼。
起因得從前年暑假許澈和宋清莉回滬市說起。
許澈見到了自己的肥嘟嘟白嫩嫩的兒子,自是喜歡不已。
就說過年帶宋清莉回家見父母。
宋清莉也自是歡喜不已。
奈何,許澈母親自持許家算是g省老牌世家,就算這10年折出去不少錢財,但也不是宋清莉這種小門小戶家姑娘可以比的。自然就是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