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她來說,外婆外公講述的故事,太遙遠了。
她的童年,是充滿了不確定的,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有飯吃。
一直到初中,她才有點小錢。
貧困地區是有補助的,還有每學期的獎學金,不算多,但對她來說,非常非常多。
後來,她慢慢意識到,成績好可以有錢拿,有錢就說明可以有飯吃。
有飯吃,就說明能養活自己,不用去彆人家。
那之後,她非常努力地學習,但天賦可能不算好吧,再如何努力,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進入優秀班裡,當平庸的中等生。
好在,她的名字,還在能拿獎學金的名單裡。
後來上高中的時候,她選擇了能免學雜費、住宿費、進校就給獎學金的本地學校。
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拚命學,拿到了很多很多的獎學金,雖然還是中等生,但第一次分班的時候,是按照全年級排名分的。
她很幸運,依然在班裡麵中等,所以能拿獎學金。
拚命的努力,上了一個普通的大學,上大學之間,她的精氣神突然一下子垮了,非常累。
什麼都沒有意思。
按部就班的上課,兼職,學習,畢業的時候,找了很久的工作。
生活早已壓榨了她多餘的精力,如果她知道自己今天得了癌症,明天會死,也隻會一笑而過。
甚至立馬把卡刷爆,買一頓大餐犒勞犒勞自己,吃完後,大大方方地跳樓。
她的靈魂,是那個絮歸妤,這二十多年,真真切切地度過了每一個看不見未來的日子。
一路上,其實遇到的很多人,都很好,可再好,也敵不過生活的壓力。
錢,就是一切罪惡的源泉。
錢,同時也能解決生活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大學畢業之後,絮歸妤的生活好像步入了正軌,她能溫飽,能吃曾經沒有吃過的東西。
不用吃飯的時候看人臉色,不用穿不起衣服,不用天天被蚊子咬。
她有錢,可以買驅蚊的東西,能穿羽絨服,也能住在擁有空調的房間。
也能擁有,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即便是租的。
她把自己的小房間,布置得特彆好。
天花板是白色的,牆壁是白色的,沒有花花綠綠的黴斑,地麵是灰色的瓷磚,很好看。
她很喜歡毛茸茸的東西,大部分女孩子喜歡的,她都喜歡。
她愛吃甜食、炸雞、三十八元牛排也好吃,愛看小說,小說裡擁有她不曾擁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