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吃不飽,要幫忙乾活,不能看書,甚至同情心要無休止地泛濫,錢是賺不到的。
她想去乾家教,聽說能有幾十塊錢賺,但她在班裡的成績很一般,就是中上水平。
其他班的同學,她也不認識,其實……
她自己也有點小心思,她想要逆風翻盤,她想要多複習一點。
她在學校那裡摸到了同學的手機,那裡能看小說,能用軟件聊天。
她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從塑料袋裡拿出糖和小餅乾,給弟弟妹妹們分。
她不想回來這裡,但是今天是中秋節,她不來,能去哪呢。
隻是來到這裡,要花十塊錢買糖和餅乾,他們更喜歡糖和餅乾,不喜歡她的。
在這裡,也很難,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父母,工作人員的精力有限,他們唯一的消遣時間,是看書和看黑白電視。
但書,都是社會人員送的,要麼三四歲小孩看的書,要麼是四大名著。
更過分的是,有的人送了高跟鞋和爛了腿的玩具過來,絮歸妤作為這個地方的勞動力之一,處理過不少“廢品”。
送便宜的姨媽巾和沒洗的羽絨服都比這有用。
說實話,大家都是小孩,像她這樣大的也有幾個,他們也想看一些課外的東西。
但是這樣的話,他們不能說,也不能表達出來,因為他們是孤兒。
有人願意惦記著他們,送他們東西,已經算不錯了。
換句話說,社會上普遍認為,不餓死,就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和運氣了。
當然,如果上完學後,回饋社會就更好了。
人就是這樣,對高位者期望值低,隻要他們不做殺人放火就行。
同時,對低位者極其苛刻。
你作為底層人,特彆是孤兒,不能有過多的情緒,不能過得太好,不能吃得太飽,不能穿得太暖,也不能成為壞人,不能擁有壞情緒,還要抱有同理心,懂得知恩圖報,不能學習不好,不能成為社會少年,不能笑得太開心,也不能哭喪著臉,要懂得感恩,長大後要學會捐錢要捐助……
絮歸妤自然地推著輪椅,笑著讓他們跟上。
不過,她回來是幫女孩子們洗澡的,孤兒院窮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不是人多。
而是,殘疾人多。
過節了,當然想讓大家香香的,絮歸妤是一個,去哪都很沒有存在感的姑娘。
她人不會說話,雖然漂亮,但眼睛看著嚇人,小孩子其實不太喜歡靠近她,大人也隻會招呼她去幫忙。
她人太木訥了,不會說好話,乾活也不會主動。
總之就是不討喜。
在這裡,人人都是吃不飽的,誰有閒心去關心彆人漂不漂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