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航母編隊共有4艘23萬噸級航母,排水量與美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相差無幾。
但由於英艦飛行甲板、彈藥艙和機艙等要害艙室都裝有50毫米厚的裝甲鋼板,艦載機數量隻有36架,僅為美軍航母載機數的一半。
儘管如此,這些航母在麵對日軍自殺飛機的亡命撞擊時,生存能力卻比美艦強得多。
為了彌補艦載機數量的不足,斯普魯恩斯命令德金海軍少將指揮的第52特混編隊第一大隊的護航航母與英軍航母協同作戰。
共同對先島群島和台灣北部的機場進行壓製性轟炸。
經過數天空襲,日軍在這一地區的航空兵力和機場設施遭到了嚴重損失。
至此,在美軍登陸編隊到達衝繩島海域前,第58和第57特混編隊已經有效地削弱了日軍在衝繩群島北南兩個方向的航空兵力,進一步孤立了衝繩島守軍。
然衝繩島戰役的準備工作並非一帆風順。
美軍登陸編隊司令特納曾提出先以部分兵力奪取慶良間列島,但這一計劃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他們認為慶良間列島地形崎嶇,無法修建機場,對於衝繩登陸作戰沒什麼價值。
如果實施登陸,將會遭到日軍猛烈的航空兵力攻擊。
第52特混編隊司令布蘭迪海軍少將、第51特混編隊第一大隊司令基蘭海軍少將、陸軍第七十七師師長布魯斯陸軍少將和水下爆破大隊大隊長漢隆海軍上校一起製定了新的慶良間列島登陸計劃。
根據空中偵察,他們發現日軍在慶良間列島的防禦非常薄弱,於是決定以七十七師主力在六個較大的島嶼同時實施登陸,力爭一舉奪取慶良間列島。
布蘭迪海軍少將指揮由18艘護航航母、15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70艘掃雷艦以及一些炮艇、獵潛艇等小型艦艇組成的第52特混編隊。
開始對衝繩島附近航道進行掃雷。
護航航母則出動艦載機對衝繩島、慶良間列島日軍進行轟炸,以掩護掃雷行動。
海麵上,掃雷艦緩緩前行,艦員們緊張地盯著聲呐屏幕,生怕錯過任何一枚水雷。
護航航母的艦載機在天空中盤旋,隨時準備應對日軍的反擊。
威爾遜中尉握緊了手中的防水地圖,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快得幾乎要衝破胸腔。
作為水下爆破大隊的一員,他正帶領著十二名隊員,在慶良間列島的海域執行偵察任務。
"長官,水溫隻有十五度。"通訊兵湯姆低聲說道,他的聲音透過防水對講機傳來,帶著些許雜音。
威爾遜點了點頭,示意隊員們檢查裝備。
他們穿著特製的潛水服,背著氧氣瓶,腰間彆著測量儀器和防水相機。
海水拍打著橡皮艇的邊緣,發出輕微的聲響。
遠處,美軍艦隊的輪廓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兩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登陸作戰進行火力準備。
炮火的轟鳴聲隔著海水傳來,沉悶而遙遠。
"行動。"威爾遜簡短地下達了命令。
十二名隊員依次滑入水中,冰冷的海水瞬間包裹了全身。
威爾遜深吸一口氣,調整著呼吸節奏,帶領隊伍向久場島預定登陸點遊去。
水下能見度很差,渾濁的海水中漂浮著大量浮遊生物。
威爾遜打開了頭燈,光束穿透渾濁的海水,照亮了前方。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收縮——在預定登陸點的海域,密密麻麻的暗礁如同猙獰的怪獸,犬牙交錯地矗立在海床上。
"該死。"威爾遜咒罵一聲,遊近一處暗礁。
礁石表麵布滿了鋒利的貝類,稍有不慎就會劃破潛水服。
他取出防水相機,開始拍攝這些致命的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