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個小時,曹慧敏忙得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一口,現在又出現了一個不明原因胸痛的。
上夜班的忌諱,不認真避開,真的不行啊。
古老傳說的一些東西,不信不行啊。
從病人肺部嗆出的泡沫,都帶有血腥味了。
如果僅憑這個症狀的話,曹慧敏高度懷疑,這是一個肺心病的病人,但是沒有任何其他證據的支持。
作為循證醫學,有越多的證據來支撐一個診斷的話,這個診斷就越牢靠;反之,就越不靠譜。
這個病人,血壓不高而且沒有高血壓病史,沒有慢性肺炎或者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史,體格檢查和ct都沒有發現患者心臟不大。
曹慧敏百思不得其解。
這已經是曹慧敏帶著嶽陽第二次給患者做體格檢查了。
做體檢檢查的手,曹慧敏突然想起嶽陽上午說過的一些話,稍微調整了檢查的手法和姿勢,感覺操作更加順了,時間也更加節省了。
但是,體格檢查認真做了,該做的檢查也做了,就是沒有找到病因。
“曹醫生,讓我試試吧?”嶽陽說道。
曹慧敏有點狐疑地看著嶽陽,這個你會嗎?這可是一個女性患者,而且脾氣特彆不好。
這麼一會兒功夫,已經罵了幾次了。拿這樣的患者練手的話,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啊。
不過,嶽陽的堅持打動曹慧敏。當年,她就是這樣子走過來的。
嶽陽將手搓暖之後,在患者麵前重新換了手套,然後開始檢查了。
患者看到嶽陽比較年輕,以為這是年輕的醫生拿她練手,剛想罵,但是嶽陽的一句話,讓她罵不出來了。
“大姐,你現在這麼辛苦,我們也很著急。但是,其他方法都用了,還是找不到病因。你讓我試試的話,可能會找到病因;你不讓我試的話,那就隻能在這裡熬著了。如果你不反對的話,我就動手了。”
嶽陽說完,就直接對患者進行觸診和叩診、聽診。
“這就上手了?我還沒有同意呢。這就是他上手太快了。算了。”
在左手接觸到患者身體的時候,嶽陽打開了左手的超聲,細細地篩查著患者心肺的每一個地方。
不一會兒,病灶找到了——一根魚刺,躲在右側支氣管分支的地方。這東西,跟人體的密度差距不是特彆大,又躲得這麼深,難怪ct上不明顯啊。
找到病灶了,但是嶽陽還不能直接說出來,自己必須找到一套新的說辭,引導曹醫生發現這個病灶。
嶽陽按照ai的模擬提示,認認真真地做完了體格檢查。
“曹醫生,我觸診發現患者的右肺舒張度比左肺稍微差一點點,叩診和聽診發現這個地方跟彆的地方有點不同,但是具體不同在哪裡,我又說不清。”
“真的嗎?”剛才,曹慧敏被嶽陽的一套操作手法驚呆了,感覺有的手法,做得比她做得都更好。
這是預防醫學生該有的水平嗎?這一屆的預防醫學生這麼強嗎?
這時候,聽到嶽陽說發現問題了,則更加驚喜,“我做了兩次體格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你這下子就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