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以為躲在後麵,不會引起廖曉濤的注意。
但是,這樣子偏偏就引起了廖曉濤的注意。
每逢病人過來,跟著廖曉濤的其他6個人,爭先恐後地想要表現的機會,想要上手的機會,以求得廖曉濤的一次指點。
嶽陽偏偏就是往後躲。
老一輩的人,非常反感這種偷奸耍滑,不願意賣力乾活的人。廖曉濤有點怒了,混日子混得我廖曉濤的頭上了,豈能容忍啊?
之前,很多想過來混日子的實習生,都被廖曉濤教育過,“挽救”了回來。
還有,唯一一次,廖曉濤點名嶽陽去換藥的,嶽陽竟然半路又交給了另外一個實習生。把廖曉濤氣得夠嗆。
好在這個實習生給力,沒有出什麼岔子,病人還當場表揚了,“這兩位醫生搞得太好了,很細心。這個繃帶綁的特彆好,鬆緊適宜,既不會不舒服,也不會掉。”廖曉濤才沒有當場發作。
廖曉濤不知道的是,這名實習生換藥的時候,嶽陽用語言和動作給實習生做了不少的示範。
就這麼一點,讓那名實習生感恩戴德了。
“陽哥,你真的太厲害了。這些東西,你是從哪裡學來的啊?”
不要小看換藥這個基礎的技術,裡麵有很多的講究。
消毒的方式,就分為由裡向外和由外向裡兩種。
至於消毒液的多與少,紗布的大與小,繃帶的鬆與緊,都是有講究的,都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每個細節的背後,就是醫術高低的關鍵,也是病人康複快慢和體驗感的關鍵。
廖曉濤的本意,就是讓嶽陽換換藥,如果出了問題,正好借機批評教育一番。
“小事。這種東西,網上的視頻多得是,隻要你用心研究,肯定會做得更好的。”
廖曉濤還想找機會教育一下嶽陽這小子,沒有想到嶽陽“奸猾”得很,不是跟著這個去換藥,就是跟著那個去清創,廖曉濤沒有找到機會。
早上九點才過,急診送來一個股骨骨折的病人。
這是一個工地的工人,一米八幾的高個,在砌築山坡擋土牆時,被滾落的石頭砸斷了大腿。
病人當場就昏迷過去了。
送到醫院之後,經過檢查,發現除了股骨骨折之外,其他地方並無大礙。病人也很快醒了過來。
本來這種病人,以往都是讓骨外科收治,然後手術就完了。
一般的骨科手術,都是擇期手術。
而這個病人,骨頭碴子都穿出皮膚了,如果不儘快手術的話,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所以,在急診手術,也行。
不過,看到到處“溜達”的嶽陽,廖曉濤看著很不順,計上心頭,“必須讓嶽陽這種偷懶的人,知道我廖曉濤眼裡容不得沙子。”
“將病人送達手術室,準備手術。金苗,你負責跟病人家屬談,讓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簽完之後,你和那個剛來的嶽陽,跟我一起做這一場手術。”
說完,廖曉濤就打電話,讓器械商將手術需要的鋼板等一些器械送過來。
手術準備一切順利。
廖曉濤便帶著金苗和嶽陽進入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