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藥品不止是能及時救治參賽人員。
也能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比拚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要知道,可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拿出那麼多藥物的。
前期或許看不出差距,但是到後期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試想一下,當彆國的參賽選手都帶傷上台時,他們卻能以最好的狀態迎戰。
可想而知,誰的勝率更大。
五點很快就到了,所有人再次聚到了提前準備的比武場邊。
團戰由各國領導人抽取上場順序,出場順序是1到5。
抽到一的國家要依次安排四組人員上場,其他四國各安排一組與之對戰。
各國替補依情況各自決定是否加入戰鬥。
各國抽取的上場順序是米國華國小日國野狼國棒子國。
最先出場的是米國隊伍,這對他們很不利。
因為各國替補都還沒有上場,如果他們分散替補選手,很有可能全敗。
當然了,彆國也可能為了後麵的比賽,保留替補選手。
即便如此他們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不止是米國,華國壓力也不小,準確來說出場順序越靠前,壓力就越大。
米國派出隊伍後最先派出隊伍與之對戰的就是華國,然後是小日國、野狼國、棒子國。
以此類推,等米國四組團戰結束,就是華國出場。
因為和米國已經戰鬥了,所以隻剩下三隊參賽選手。
華國派出剩餘隊伍後,由其他三國依次派隊伍與之戰鬥。
米國對華國的防備很高,第一隊派出了戰力相對較強的隊伍。
並且沒有等戰鬥後再加替補,而是直接加了三名替補和隊伍一起上台。
梁書想直接讓強隊硬打,但是斯墨衍覺得沒必要。
米國還有其他替補沒上,如果硬打的話接下來的三場比賽他們會很被動。
梁書此次參賽選手的隊長,人員分配和戰術安排,都由他說了算。
但是梁書從小就比較信服斯墨衍,所以主打就是一個聽勸。
最後重新調整了隊伍,把原先為了隊伍平衡,安排進去的相對較弱的十人組成了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