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飽的不用擔心會挨餓,而那些吃不飽的,知道擔心也沒用,所以也就不擔心了。
但好在現在海裡多了很多可食用的海生物。
下海容易引來海獸,大家就製作出了漁網和各種抓魚蝦的陷阱。
官方和一些比較大的組織還有船,所以他們每次船隻出海,都會帶上拖網。
船上帶上一些壯勞力,一天下來也能抓不少魚類。
蘇小小聽說華國官方那邊,現在實行的是物資公有製。所有人按勞分配物資。
壯勞力負責跟船出海打撈,和島嶼區域巡邏防止出現燒殺搶掠事件。
而老弱婦孺負責島嶼衛生,平時管理種植區。
農忙的時候則是所有能出力的統統都可以參加。
但是土地就就隻有那麼大,能做多少就看個人了。
因為做的多,領的物資就多,所以也不會有人偷懶。
但是工作崗位就隻有這麼多,依然避免不了很多人吃不飽飯。
所以有很多人就去給生活富足的人做傭人,甚至直接去出賣肉體。
官方也知道這種情況,可是物資就隻有那麼多。
官方也沒有辦法供應那麼多人吃喝,雖然已經實行物資公有製了。
但是大家剛度過寒季,本就沒有什麼食物,緊接著就進了副本,再然後就船就毀了。
所以求生者們上交的,都是一些材料和道具,以及等級不高的武器。
種植區的糧食沒那麼快成熟。
所以他們吃的食物基本都是官方出海打撈的魚類。
好在官方還有最低補貼,每人每天都可以領到250克的魚肉。
雖然吃不飽,但是最起碼餓不死。
至於水,就全靠大家自己接雨水了。
彆說他們這些普通民眾了,就連官方人員的主要用水,也都是雨水。
因為船隻大量損毀,整個官方也隻有二十多條船隻了。
所以出海獲取的水源根本不夠用。
為此官方便把從求生者那裡收來的各種裝水的容器,又原封不動的還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