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來到53,華夏領先兩球。
時間還剩下十分鐘不到,曼城青訓教練格倫見希望不大了,就把福登換下,換上還沒上場的球員。
華夏青訓教練也把方雲換下。
方雲突然知道自己被換下也是一臉懵逼。
“我還能踢啊,換我下去乾嘛。”方雲雙手一攤。
就在幾分鐘前,寧蘇俱樂部的管理層打電話給青訓教練的助理。
“方雲的表現有點過於出色了,這對俱樂部的輿論不利,該怎麼做,你心裡清楚吧”
助理也是很懂,和華夏青訓教練說了。
……
知道自己被換下,方雲也是很無奈,在球場上,必須服從教練的指令。
方雲下場的時候,全場也是響起一片掌聲和歡呼。
方雲也是揮手回應。
但是觀看直播的球迷不樂意了。
“這個教練是sb吧,把這麼優秀,發揮這麼出色的方雲換下去,才上場四十分鐘就換下去,我也是頭一次見”
“肯定是收錢了,打壓方雲,無語了”
“是啊,方雲不下,最起碼還能進一個。”
“就看著吧,沒有方雲的華夏隊肯定又要被暴揍。”
果不其然,曼城這邊的青訓教練見對方核心球員方雲下場了,直接大手一揮,連換兩人。
對位換下體力不支的前鋒,同時下了一個後腰,上一個邊鋒,從433陣型變成442,加強邊路進攻。
曼城這邊一換人就有效果。
比賽第90分鐘,曼城後場出球傳給中場。
可是此時華夏中場的球員完全沒有攔截和逼搶能力,曼城中場球員周圍三米都沒有防守隊員。
他見此,直接選擇突破過人,一個簡單的沉肩加速就將華夏的中場過掉。
華夏的邊路不得不補防,曼城中場分給邊路,邊路前方無人,瞬間起速,下底倒三角傳中。
替補上場的中鋒突然後撤,跑出空位,一腳打門,球應聲入網。
“al!!!al!!”
“曼城進球了,來自替補上場的邊鋒和中鋒的連線,這球華夏的中場完全被過了個乾淨啊”官方評論員很是惋惜。
“這中場啥防守啊,就這樣讓對麵過了,不行就犯規啊,就剩幾分鐘了。”
“你看吧,這就是沒有方雲的華夏隊,爛到好像,方雲純靠一己之力撐起了中場防守”
“這教練真的牛逼,我上都知道不能換下方雲,你把大腿都下了,拿什麼贏球呢”
“這球看得真惡心,教練也是神人,絕對買了。”
……
缺少了方雲的華夏,中場防守瞬間下降一個檔次,沒有一點硬度。
中場球員的硬度是很重要的。
中場球員越硬,意味著你給的壓迫和身體對抗就越足,對方就沒那麼舒服處理球。
方雲在的時候,對方的整體實力也是大於華夏這邊的,為什麼華夏能一直創造機會進球呢,就是因為中場有優勢。
現在足壇越來越重視中場。
得中場者得天下,因為中場是連接前場和後場的樞紐。
你的前鋒和後防線再好,中場很垃圾,一樣創造不出進攻威脅,更彆說進球了。
防守也防不住對麵,因為你的後衛線更容易直接暴露給對麵進攻球員,不得不去補防,一補防,陣型就會亂,陣型一亂,空位就多,對方自然很容易創造機會進球。
方雲在場上,憑借自己優秀的位置感和出色的防守,常常在中場就能抑製住對方的進攻,這就是一名位置感滿分的中場對球隊的加持。
23-24賽季,羅德裡在的比賽為什麼曼城一場不輸,就是因為羅德裡的站位選擇太好了,全方位防守覆蓋,經常給隊友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