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去了幾天,計一舟在挖草藥找木耳蘑菇的間隙去看了看蜂箱,蜂箱裡麵現在已經有進進出出的蜜蜂了。
有蜜蜂進出說明他們做的這兩個蜂箱還是挺成功的,之後他也就不用管它們了,等著明年收蜜就行。
柿子也捂得差不多了,計一舟跟寧元昭兩人一合計,把柿餅、枸杞、葛根以及其他的藥材收拾了出來準備明天拉到鎮上去賣掉。
“這些東西太多了,要不我們趁現在時間還早,背兩趟到山下去放在我家裡,明天再背一趟下去,這樣帶的東西也多一點。”寧元昭看著它們歸整出來的一大堆東西說。
計一舟歎了口氣,看著這院子裡的大框小框,“也行,你家有麻袋吧,到時候再拿幾個麻袋上來,一次可以多裝一點。”
他們家就四個麻袋,單單裝他們第一次挖回來的葛根都不夠用。
“有是有,不過能騰出來的應該隻有兩個,”寧元昭說“今年收的糧食我沒賣,全裝麻袋放家裡的,不過我大伯家應該有多餘的,到時候我去借一下。”
“也行,你把咱們曬乾的木耳蘑菇竹筍還有柿餅裝一點拿去給大伯家,自己找了這麼多東西,先不說值不值錢的,禮數還是要有的。”計一舟說。
“嗯,好,”寧元昭看了計一舟一眼,“裝點木耳蘑菇什麼的就行了吧,柿餅……”
“柿餅也裝個一斤兩斤的吧,不然咱們去賣柿餅的事他們也會知道的,自家人你不送一點免得人家多心。”計一舟說。
柿餅雖然價格高,但是這都是他們自己在山裡摘得,除了費時費力之外,沒有投入更多的金錢成本。
寧元昭就大伯這麼一個至親長輩了,就算再想掙錢也不能在這種事上小氣。
不然人家不知道的還要說他們自己賣著柿餅,都不知道給大伯送一點嘗嘗。
計一舟還是想讓寧元昭繼續讀書的,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最在乎名聲了,可不能在這種小事上讓人抓住話柄。
“那好,我包兩斤柿餅和幾斤板栗核桃,再帶上一點枸杞行嗎?”寧元昭問“木耳蘑菇竹筍什麼的她們也能自己弄到。”
“柿餅現在拿給他們是讓他們嘗嘗鮮,木耳蘑菇這些他們自己能弄到是他們自己的事,你拿去就是你的心意,這不一樣的。”
計一舟看著寧元昭,“而且這也快過年了,你把核桃板栗這種不應季的東西拿給他們過年吃是不是更好,到時候再把魚乾拿一些,就當作過年禮了,家裡東西多,你分兩次拿,也顯得不是那麼敷衍是不是?”
“這就是我的想法,具體的還得看你自己,畢竟那是你的大伯,他們什麼性格你更清楚,反正家裡的東西都在這裡,你自己看著辦就行。”
計一舟其實也不太知道這種人情世故方麵的事情要怎麼弄,寧元昭也是個不太懂的,反正現在就是兩個半吊子貨商量著來。
“那好,我都聽你的,我就裝兩斤柿餅,木耳蘑菇竹筍我裝一斤,”寧元昭轉頭問計一舟,“這樣應該可以吧。”
“反正我覺得是可以的,禮輕情意重嘛,而且你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他們也知道,這樣就可以了。”計一舟說。
寧元昭說完繼續收拾東西,計一舟看了院子裡其他的山貨,分了一半出來堆好。
“元昭,到時候你把這些放你家裡。”計一舟指著他分出來的那些蘑菇、木耳、竹筍、地軟、野菜乾以及小魚乾說。
“這些東西是不是可以拿去賣呀?”寧元昭問計一舟。
地軟和野菜乾這種遍地都是的東西也沒人稀罕,拿到集市上去賣也賣不了多少價錢,還不如留在家裡自己吃了,還省菜錢。
但竹筍、板栗、核桃還有木耳這些山貨可不是遍地都有的東西,雖然價格也不算高,但也是能賣一些錢的。
“你真是個小財迷,”計一舟伸手在他腦門上彈了一下,沒怎麼用力,“賣了也行,不過先給自己留一些放家裡,多出來的再拿去賣。”
寧元昭點頭,找了個筐把這些東西都裝了一些,抬著就往堂屋走。
計一舟伸手拽住他的後脖領子,將人拉了回來,“你乾什麼?我讓你留出你自己要吃的,放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