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忘記了,這個重要的事情,以林向安這些年了解,馮辰、薛文逸、宋桐他們三人背後的家族,應該和知縣有過接觸。
“咱們可以了解一下知縣的偏好,畢竟了解主考官對我們來說百利無一害。要是能搞來他的書稿的標注,或者寫過的文章,咱們就能清楚知縣是個什麼人了,可以取巧一點。”
古代科舉,其實運氣加成的成分很大。
比如摸清楚主考官的脾氣,討厭什麼,喜歡什麼,這樣把握又會大一點。
“哈哈,還是你這小子聰明,我回家就讓我爹去打聽一下!”
馮辰樂了,林向安平日裡看著挺沉穩,其實鬼點子特彆多,他就喜歡這小子思想活絡。
“那我回去也讓我爹去問問。”
宋桐也點點頭,他家裡的哥哥這次也要參加科考,父親雖然不是那麼喜歡他,但看在哥哥的份上,也會去打聽的。
“那咱們先打聽,後麵再彙總信息。”
薛文逸也點點頭,他家也有相關人脈,應該也能打聽一些消息出來。
默默聽著的楊輝,突然意識到自己和他們一起學習,這個決定真的太好了,路途雖然遠了點,但得到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信息。
原本對這次考試有些茫然,這會漸漸多了些信心。
說完後,馮辰、薛文逸、宋桐、楊輝四人都低頭開始做規劃,遇到問題時不時請教林向安。
一連好幾天,李夫子路過時,就瞧見他們五個人圍在一起學習。
有時候看著一個人在講解,其他人聽著,每天都輪流來。
平日申時就散學離開,現在他們常待到酉時,非常的刻苦。
臉上並沒有愁眉苦臉,反而很有活力。
這讓李夫子很欣慰,做學問就是要這樣的態度。
基本過幾天,李夫子就會給他們出題,讓他們做。
結果他們來請教科考的怎麼安排的,便按照科考流程來寫,說是提前練習一下,免得到時候時間安排不合理。
李夫子覺得這幾個孩子的溫習計劃很有意思,看著簡單,條理清晰,隻需要每日按規劃來,一旦完成,內心就會很安穩,絲毫沒有焦慮。
林向安每日過得很充實,正如他爹說的,沒有再讓弟弟妹妹來打擾他。
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日子讓他忘記了時間,結果有天回家,突然瞧到林遠,把他嚇了一大跳。
“阿遠,你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次在家待多久?”
林向安覺得幾個兄弟,年紀就差一兩歲,成為自家兄弟後,讓他再叫哥哥,莫名彆扭,便直接喊名字了。
小時候的林遠性格簡單,有點活潑,但失去爹娘後,整個人就沉默了,林向安有過類似的經曆,便和阿橋一起關注著。
後來送他跟著劉教頭練武,長大跟著在走鏢途中磨煉了兩年,成熟了好多。
“今天中午回來的。這不是快到我爹娘的忌日了嗎?準過待一段時間再去忙。”
每年快到他爹娘忌日時,他和哥哥就會放下手裡的事,去祭拜。
哥哥不喜歡祭拜爹,但仍舊會陪他去看爹。
“哦哦,都這個時候了,那阿橋也該回來了。”
家裡人並沒有把林夏枝去世的真相告訴林遠,這種事知道了隻會讓他痛苦。
再說林遠的印象中,趙二對他還不錯。
人已經死了,隻有活著的人難受,何必呢!
“是啊,估計後天就回來了。我聽三姨說你要下場考試了?等你考試的時候,我去給你當書童。”
這件事,林遠一直記在心裡。他和哥哥多虧了三姨一家收留,這才能夠無顧慮的長大。
哥哥說過,未來讓他要給林向安當書童,保護他的安全。
“阿遠,我不是和你說過,書童的事不必放心上。你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去做,不一定非要跟著我的。”
作為兄弟,林向安並不想讓林遠犧牲自己,來給他當書童。
“不,當初說好的事,就要遵守。而我是心甘情願的。”
林遠搖搖頭。
見他這樣固執,林向安也不多說了,“行吧,那隨你。”
兩人又聊了一會,就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