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雙林鎮。
吳卓聽到了這個消息後,眉頭一皺,心裡一緊,快速趕回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爹吳良曜。
“爹,林向安考中秀才,還拿下了院案首!咱家和他結怨了,該如何是好?”
聽到這個消息,吳良曜的心情瞬間跌到穀底。
原本覺得林向安即便考中秀才,也沒什麼大不了,但誰能想到又拿下了院案首。
此子就這樣在他們眼皮底下成長起來,心裡又惱又後悔。
這下不僅劉縣令定會對此子上心,還有縣學的教諭、山長,縣裡的士紳也會另眼相待。
要不是趙康平,他怎會如此容忍林家,人是走了,但威懾依舊在,這也導致隻敢在外地動手。
眼看著,再進一步就是舉人,到時候他吳家在這雙林鎮,甚至是烏程縣如何立足?
吳良曜沉著臉,冷聲道。
“事已至此,說什麼都晚了,我立刻去找大哥商量對策。”
於是父子倆趕緊前往縣城吳家。
林家送走衙役後,街坊鄰居紛紛來林家道喜,一時之間,門庭若市。
王四順想到王老爺子一直念叨這事,就盼著林向安能考中秀才,他現在走不開身,還得招呼上門的客人。
便讓林橋去告訴王和智,讓王和智趕緊回鄉下,將這好消息帶回去。
如今兒子還沒回來,至於宴請之事,也不好安排,隻能匆忙記下送禮上門的客人,到時候再發請帖。
原先林家生意好,但和鎮上的一些大戶很少往來,估計彆人看不上。
但知道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後,很快就有人送禮過來。
若是林向安隻是考中普通秀才,這些人都不會主動來送禮。
可一個13歲的小三元,那份量就不一樣了。
王和智剛送完貨回到林家酒肆,就聽到酒肆所有人都很激動,他還納悶發生什麼事了?
結果掌櫃跟他說林向安考中秀才了,而且還考了第一名。
瞬間驚呆了,生怕聽錯了。
掌櫃又重複了一遍,說官差都到林家報喜了,怎會有假!
於是立馬扔下手裡的活,王和智就準備跑去林家,親自確認一下。
在路上碰到來找他的林橋,確認消息是真的,激動地在原地跳了起來。
“好了,先彆激動,我找你有正事,三姨父讓你去王家報信,老爺子可一直在等消息呢。”
“好好好,我這就回去告訴爺奶,他們知道了定會高興極了!”
說完,王和智就立馬狂奔起來,林橋看著他瞬間遠去的背影,忍不住輕笑出聲。
當王老爺子知道這消息後,高興壞了,出去逢人就說這事,片刻功夫村裡人都知道了這事。
之前王老爺子等考試結果,過了好久都沒來,以為林向安沒考中,大家都快要接受這個結果了,突然就傳來考中了,還考了第一名,正兒八經的秀才公了。
紛紛換上笑臉朝王老爺子道喜。
這麼出息的孩子,一些人心裡感歎,明明身上留著王家的血,偏偏成了外姓。
幸好有王老爺子在,也結下一些善緣,日後村子也能沾點光。
定下回去的時間,林向安就帶著王和信、林遠、楊輝去買些禮品,好帶回去送人。
那日拜見學政回來,楊輝想起了酒菜錢和衣服錢,趕緊還給了林向安。
可能心情好,對天熱也沒有那麼煩躁了。
幾人逛了半日,在外麵吃了午食,才提著東西回去。
離開前,幾人一起將院子整理和打掃了一番,想來以後不會再來住了,得好好地物歸原主。
第二日,天還沒亮,幾人就安靜地離開了。
城門口已經準備好了馬車,比來的時候要好,不過人要少了很多,前麵落榜的人,已經提前回去了。
隻有他們等榜單的人,才到現在回去。
沿途有衙役保護,一路下來很順利。
傍晚就回到了縣城。
後麵知縣還要帶著這次考中的秀才,到縣學明倫堂祭拜,林向安就沒有立刻回家,而是住在縣裡。
讓王和信回家去報一聲平安。
待林向安卯時去縣學,剛到門口,就有人跟他道賀。
基本沿途遇到的人,都來和他搭話,之前還有人說他運氣好,但三次下來,都是第一名,那就說明是實力了。
這次縣裡考中的12位秀才,縣學占了六人,有兩個出自雲林書院,其他的出自私塾。
教官特意將秀才聚在一起,一起作伴回來的。
在縣裡沒有住所的秀才,被統一安排住在縣學的學舍。
晚些時間,知縣會過來縣學,率領新秀才去祭拜孔子和先賢,以表達感謝和庇護。
不僅表達對學問和文化的敬重,也是對新秀才的鼓勵與褒獎。
林向安直接去找了楊輝和孫文石。
秀才的裝扮在學子中特彆明顯,稍微一打聽,就很快找到了人,都在夥房吃早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回來的路上,都已經結交認識了,見他來,大夥紛紛熱情地邀請他一起吃。
不過林向安已經吃過了,便坐在一旁等大家。
待大家吃完早食,正準備找個空屋坐坐聊天,等待知縣的到來。
有個小廝過來,說周教諭召見他們。
一進屋,不僅有周教諭,還有不常露麵的徐山長也在。
兩人先恭賀了眾人,然後語重心長地給了些叮囑。
提醒大家成為秀才,不能鬆懈,這才是科舉第一步。
以後他們要參加,每三年一次的歲試,考試成績太差的,次數多了,有可能會被取消秀才的資格。
若要參加下一次鄉試,得先參加三年一次的科試,隻有成績一二等的秀才,才能參加鄉試。
給大家興奮之餘敲了一個警鐘。
還給了一些讀書建議,與童生需要申請不同,秀才都能夠入讀縣學。
若是秀才想去府學讀書,有兩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可先入讀縣學,在考試中名列前茅的秀才,才會被推薦進入府學。
另一個途徑,秀才直接參加府學的考試,通過了才能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