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陪著各位同窗好友喝酒聊了一會,然後下樓去,給大姨、小姨兩家長輩親自敬酒。
又感謝鄉親父老們的捧場,沒法一一敬酒,便讓老爹幫忙招待。
在回雅間前,林向安找到林遠,讓他幫忙打包幾份禮品,裡麵放雜貨鋪的乾貨和兩瓶自家釀的酒。
那幾人挺喜歡這裡的吃食,正好作為回禮。
林遠立馬動身就去辦,林向安這才回樓上陪客人。
同窗好友們知道縣裡的幾個官員,以及縣學的師長,都在旁邊的雅間,便讓林向安帶他們去敬酒。
能被林向安請來的,要麼是秀才,要麼是童生。
就連主動代替溫家來的溫伯傑,也是童生。
帶過去打招呼也說得過去。
雖然有人拘謹,但馮辰、薛文逸、溫伯傑三人都是跟著家裡長輩見過官的,倒挺自然。
於是一行人就過去敬酒,好不熱鬨。
就這樣差不多吃了一個時辰,這才結束。
樓下的街坊鄰居早已經散席,多的剩菜,要麼讓人打包回去了,要麼讓人送給路邊的乞兒。
吃完沒多久,劉知縣便告辭離開。
其他人也紛紛告辭。
林向安便一一送客,將人送到馬車上時,把林遠單獨準備好的謝禮送上前。
怕人多心,林向安非常坦蕩說是家裡雜貨鋪的特產,還就兩瓶酒,一瓶白酒,一瓶果酒。
就是想讓大家嘗嘗,要是喜歡,日後家裡的酒肆,即將在縣城開起來,歡迎他們來喝酒吃飯。
一提到酒,大家就高興致地收下了。
送走了這群人之後,林向安終於鬆了一口氣,又陸陸續續送走同窗好友。
待酒樓平靜下來,都已經快申正了。
林秋蘭讓大姨一家住一晚上再回去,正好幾家人傍晚能一起吃個飯。
林冬香也跟著勸,最後大姨一家就在林家住下。
原先林家院子裡的菜田、養牲畜的地方,全部清了出去,又建了一個前院。
前院由南側的街門、倒座房、北側的垂花門,以及遊廊共同圍成。
倒座房,是日後留給護院等住的。
從大門進去,有一麵壁影牆,並不是獨立的,而是鑲嵌在東廂房盝頂的山牆上。
影壁牆的左右兩側分彆有一道屏門。
向東的屏門,通向東南角的小院,向西通往有倒座房的外院。
在內外院之間的隔牆上,位於院落的中軸線上,便是垂花門,又被稱為二門。
以前西廂房裝著雜物,後麵全部清空了,弄成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