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縣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欣賞。
林向安微笑著回答道“是學生和同窗一起商量辦的,學生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
“文昌回來時,經常誇你,想來當初我沒有看錯。小小年紀,便有如此遠見,實在難得。”
劉知縣感歎道,眼中帶著幾分欣慰。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嚴肅“但民報這些報道案件難免會有偏頗,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到辦案人員。”
林向安聽到此話,心中微微一緊。
他明白劉知縣話中的深意,雖然劉知縣是個好官,但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親力親為,也許有些事情涉及到更深的利益,難免讓他產生顧慮。
林向安沒有慌亂,而是平靜地回應道“
劉大人,民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影響力,正是因為它為百姓發聲。
每一篇報道,我們都有專門的人員去進行詳儘的調查,確保所述內容符合事實,從不憑空捏造。
有很多百姓,連縣衙的大門都進不來,民報隻是給了他們一個聲音。”
劉知縣聽後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
你說得有道理。民報的作用不可小覷,特彆是它所揭露的一些社會不公問題。
如今,許多人開始關注你們揭露的案件,雖然他們可能隻是為了了解真相,
但無形中也給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林向安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心中卻更加堅定“
劉大人,報道上的每一件事能夠引起關注,最後得到解決,這其中少不了您的功勞。
我聽說,有其他地方的人也開始向我們購買民報,這說明您的聲望在百姓當中逐漸上升。
而這,也有助於您日後在官場上的升遷。”
劉知縣聽後不禁微微一笑,雖然心中有些許戒心,但他知道林向安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百姓的支持的確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機會。
而且,民報的報道不僅僅是揭露腐敗,它還能為官員的清廉加分。
劉知縣沉默片刻,緩緩開口“
你說得有理,民報所揭露的問題,確實不容忽視。
可是這些事必須謹慎處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混亂。
做事有時不能過於急功近利,需要三思而後行。”
林向安心中一喜,他知道劉知縣已經從顧慮轉向了思考,顯然,他願意為民報的繼續運作一些支持。
這一絲支持,足以讓他繼續推進接下來的計劃。
“多謝劉大人明察秋毫。”林向安深深一鞠躬,語氣誠懇,“我們一定會繼續秉持初心,維護民報的公正與廉潔,不辜負您和百姓的期望。”
劉知縣點了點頭,神色漸顯緩和“你們年輕人做得不錯,隻是切記,在揭示真相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的穩定,保持理智。”
林向安應聲點頭“我們會謹慎處理的,感謝劉大人指點。”
告辭之後,林向安離開了縣衙。
走出大門時,陽光透過街道兩旁的樹葉灑在他身上,空氣清新,周圍一片寧靜。
然而,心頭的責任感卻愈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