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是年支書帶著他老婆來年家拜年,今年這麼齊,全家都來了,年老太太看著懷山和她老婆開心的嘴都合不攏,也替他們老兩口高興。
兒媳婦終於帶著孫子回來了,這可是老兩口年年都盼著的好事情。
這個輪椅,還是滿倉這孩子從縣城給她帶回來的。
年老太太怎麼不知道,這輪椅,肯定是滿倉特意買來送給她的,多懂事的孩子。
年老太太忙給自己的兒媳婦使個眼色,除夕奶奶怎麼不明白老太太心意,忙從另一個口袋裡,拿出幾個大紅包,分彆給了年支書的兒子、兒媳婦、女兒、孫子。
春節這一天,老人的紅包,晚輩是一定要收的。
滿倉忙帶著妹妹、媳婦、兒子一排排好,給老太太磕頭拜年。
等嫂子站起來,除夕碰撞到這個陌生嫂子的眼神,忙迎上去,客氣的叫聲“嫂子好,過年好。”
滿倉媳婦看到除夕,也穿過人群,走到除夕麵前,掩飾不住心中喜悅,“除夕妹妹,過年好,告訴你個好消息,你滿倉哥要升副行長了。”
她似乎忘記了此行的目的,是陪同家人一起來給年老太太祝賀新年的。
仍忍不住炫耀著這個好消息。
果真,這個嫂子,今年回來過春節,是看到自己的老公,要當副行長了。
除夕笑笑,目光轉向滿倉。
這個滿倉哥還真是有能耐,終於要等到這一天了。
可滿倉心裡有數,這個副行長,都是妹妹除夕的功勞。
“除夕,哥哥,謝謝你了。”
“哥,你客氣什麼,我也沒幫你什麼,是你自己工作出色,這些是你應得的。”
妹妹除夕,真是謙虛,如果不是她刻意讓他陪她一起去中都,又在焦書記麵前介紹他,他又怎麼會有機會結識焦書記?
這個妹妹,做起事來真是滴水不漏。
他滿倉,以後不會虧了這個妹妹的。
隔壁的李嬸家,李嬸抱著孫子,站在門口,看著全村的人陸陸續續都趕往年家,給老太太拜年。
羨慕的對著李大伯道“這年老太太是我們村的老壽星,是我們村的長輩,全村人去拜個年,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還是除夕這丫頭爭氣,村裡人誰不是看著除夕這閨女的麵子,如今可是比支書的麵子還要大。”
李嬸又拉著兒子,“孩子,你不知道吧?春節前縣委書記來咱們村調研,我嫁到咱們年莊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縣委書記來到咱們年莊的,你猜?中午在哪兒吃飯,在年家呀,在除夕家呀,這得多大的麵子啊。”
這件事情,俊超還是第一次聽說,除夕怎麼從沒在他麵前提過。
這丫頭,還有多少能耐,是他不知道的。
李嬸仍然沒有停下的意思,“這個丫頭,真是不簡單,可惜咱們李家沒這麼好的命,兒子,你再喜歡人家,也是隔著十萬八千裡,她永遠都不會做咱們李家的兒媳。”
“媽,你怎麼這麼沒信心?還沒你兒子我有信心,你等著,遲早有一天我把除夕給你娶回家來。”
“好啦好啦,彆做白日夢了,難得你回家兩天,去,帶兒子去村裡轉轉去,去村裡熱鬨熱鬨去。”
俊超正要抱著兒子出門,村裡的一群年輕人擁上了家門。
今年春節,小年莊最大的新聞就是俊超帶出去跟著他乾工程的人,每個人年底分了1萬塊錢。
這爆炸性的新聞,全村的年輕人誰不眼紅?
1萬塊錢呢,可是他們在家多少年的收入?
我要出去打工,我要出去掙錢,這想法象瘋了般,在這群年輕人心中瘋長。
他們哪個不知道?俊超哥是最仗義的,聽說他建了個工程隊,按說這個工程隊是他的,掙的錢理應他分的最多,可到年底的時候,他要回的10萬塊錢工程款,竟然是大家平分了。
跟著這樣的哥出去乾活,永遠不會吃虧。
一群年輕人都拿著家裡最好的禮物,來看李嬸兒,來看俊超哥。
李家頓時也擠的滿滿的。
“嬸兒,你看我哥多爭氣,現在都成包工頭了,你將來跟著俊超哥享福吧,我們也要跟著哥出去打工。”
李嬸心裡美滋滋的,年家丫頭是不錯,我兒子俊超乾的也不錯呀,就是,村裡年輕人掙回來的錢,不都是跟著俊超出去才掙的錢嗎?老太太想到這裡,心裡平衡多了。
“好啦,好啦,我將來跟著你俊超哥,跟著你們享福,都出去好好掙大錢,回來都娶媳婦啊,彆都半大小子了,窮的沒人上咱村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