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叔叔和阿姨兩人進了房間,和老人寒暄之後,盯著振飛看。
這麼多年未見,這當年的小屁孩,真是轉眼成英俊青年了。
這盯著的感覺,怎麼像嶽父嶽母挑女婿。
聰明如振飛,終於明白,這場飯局,原來一切都是為了他。
他按捺住心中的不滿,隻是客氣的衝著筱雨的爸媽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再也不想說什麼話。
為了這場飯局,他的母親王部長肯定費了不少心思吧?
當初筱雨從報社來到他們項目專班,他都很懷疑,怎麼會讓筱雨借調過來,和他一個辦公室,事前並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呀。
他現在終於明白,這一切應該都是母親的傑作,是母親早就謀劃好的。
還有,她當年爽快的同意他和除夕結婚的事情,原來也隻是在口頭上同意,心裡一直沒有認同,那隻是穩住他的權宜之計。
她心中看中的兒媳婦,原來是朱筱雨。
這個筱雨,應該是她千挑萬選,才挑中的兒媳婦吧。
筱雨的爸爸,如今身居要職,這一點應該是母親最看重的。
他和振飛的爸爸郝市長,畢竟是當年的同事,倆人聊起來,倒是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而母親,能攀上這樣一個高枝,心裡肯定也是萬分開心吧。
看著一表人才的振飛,筱雨的媽媽也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筱雨可是他們朱家的掌上明珠,當年他們從中都調到北京,閨女也在北京讀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多少好單位向這個寶貝兒閨女張開懷抱。
可這丫頭,竟然不和他們商量,又回到了中都,並且一定要在中都工作。
彆人的孩子都巴不得留在北京,可他們家的孩子竟然逃離了北京,回到了中都。
這丫頭,簡直是瘋了。
筱雨母親那個氣呀,憋在心,一直發泄不出來。
後來才知道,閨女之所以回到中都,是為了這個她從小一起長大的振飛哥哥。
她從小跟在振飛屁股後麵,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一起上學,小學初中都在一個班裡,從來沒分開過。
一直到上了高中,他們去了北京,兩個孩子才分開。
北京多少優秀的男孩子她都看不上,一門心思都放在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振飛哥哥身上。
女兒大了,也管不住了,北京這麼好的條件都不待,孤零零一人去了中都。
筱雨媽媽氣的,再也不想搭理這個閨女,半年來,她忍著,一次也沒給這個氣人孩子打過電話。
這臨近年關,丫頭的倔脾氣又上來了,也不往北京的爸媽這打電話,乾脆不回來過年了。
老兩口頓時傻了,這閨女就這一個,這大過年的家也不回,要一個人在中都過年,這算啥事兒呢?
把這當媽的氣的,天天在家唉聲歎氣。
倒是筱雨的爸爸不停的勸著妻子,“孩子大了,隨她吧,她不回來,咱們就不能去中都看她,順便也見見振飛,見見老領導王書記,見見振飛的爸媽,你看咱們來北京這麼幾年,也很少回中都,是該回去看看了。”
王阿姨又能怎麼說?這閨女就一個,她不回來,心裡再有氣,也不放心她一個人在那春節呀,也隻能趕回平都看她了。
她倒要見見,這個多年不見的振飛,到底有什麼魅力?讓筱雨從北京跑回了中都,這一去,還不回來了。
這個隻是小時候成績優秀的小屁孩,如今和彆的男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到底哪兒吸引住自家那寶貝閨女了。
姑娘雖然不給她打電話,偶爾給他父親發個信息,說她喜歡振飛,說他身上有彆的世家子弟沒有的東西,謙遜,低調,不張揚,還努力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