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交談下來,韓茜才知道護士小梅才是了解劉梓晴的那把鑰匙。
在創辦流年製藥之初,為了保障銷售渠道,劉年和幾個投資人共同創建了和諧醫院。
而其他的投資人,正是這個時空流年製藥的三位高管,石誠、付東流、魯大財。
創辦伊始,和諧醫院招聘了全國最頂尖的醫生,幾乎與國際知名的三甲醫院齊名。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即使能通過供銷一體維持和諧醫院運營,但畢竟是新興的私人醫院,動了彆人的蛋糕,自然處處受打壓,他們直接從研發端下手,連同流年製藥也一並受到了製裁。
在多方聯合的圍追堵截下,數家為流年製藥藥物和醫療設備的企業宣布解約,連帶著一係列訂單中斷導致劉年的資金鏈吃緊,流年製藥自身都自顧不暇,和諧醫院更是每況愈下,變成了現在這副半死不活的德行。
不過,按小梅的話說,劉年也是死腦筋,明明和諧醫院都半死不活成這樣了,劉年非但舍不得徹底放棄,還常常帶劉梓晴來這裡看病。
“所以你們都知道劉梓晴的病?”韓茜略有些吃驚。
“不然呢,梓晴因為這事天天埋怨她爹,隻要是和劉梓晴熟悉的人,都聽她吐槽過。”
劉梓晴和劉年的關係很不好,甚至到了要斷絕關係的地步,她不止一次想要逃離和諧醫院,卻始終未能突破劉年的桎梏。
不韓茜細細琢磨,劉年如此反常的做法,一定有他的打算;常年被各路同行排擠打壓,他當然信不過其他人,隻有在自己開的醫院為女兒診斷才放心。
不過的確有些偏激了。
“話說”韓茜忽然想起來什麼。
“劉梓晴到底是不是劉年的親生女兒?”
關於這件事,小梅並沒聽見過可靠的傳聞,隻是偶爾劉梓晴和劉年吵架時,她會放幾句諸如“我又不是你親生的”的氣話。
“但她即使是養女也在意料之內,畢竟帆樓市若乾年前城中村改造時,曾發生了一場大火,死傷不少人,當時不少有錢人響應政府號召,捐錢投資福利院,或者乾脆領養在火災中失去雙親的孤兒。”
韓茜明白小梅的意思,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過往,劉梓晴才不願和他人提及自己的身世。
“話說你們和諧醫院能做親子鑒定嗎?”韓茜問。
“咋可能,親子鑒定是法醫物證鑒定,不屬於醫療服務的範疇,我來這裡好幾年了,從來沒見過,怎麼了。”
“沒什麼,沒什麼。”韓茜暗暗攥緊了拳頭,看來劉年燒毀的那封信並不像糾錯機製猜測的那樣,是什麼親子鑒定的文件。
信息獲取的差不多了,韓茜準備離開時,望著走廊裡陳舊不堪的各項設施,不經意吐槽了一句。
“我挺同情劉梓晴的,換做是我,在這樣看不見前途的地方,也會想方設法地逃離。”
“還好啦~”小梅出乎意料地笑著回答。
“我聽主任說,劉年已經找好了新的投資方,到時候設備和醫護人員的問題都能解決的話,說不定留在和諧醫院,還真會有光明的未來呢。梓晴人那麼好,當她的下屬我也心甘情願。”
是嘛——
韓茜哂笑著離開了,她不想打碎小梅的幻想。
她朝樓上看了一眼,護士長劉梓晴還被捆在原來的位置,不會耽誤韓茜的計劃。
馬路上駛來一輛出租車,還是之前那個司機,上車時韓茜忍不住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