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新王曆第三年十二月下旬仲夏
將這裡的敵人肅清之後,深淵他們發現,他們前方不遠就是防守森嚴的據點。敵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還有許多阻攔他們的工事。
允許他們進攻的入口隻有一個,敵人就在那個位置布置大量阻攔他們的東西。加派重兵把守。不想要傷亡的深淵不想硬闖。
眼見把敵人擋在外麵,這裡的將領放下心,他一聽說前麵都已經被攻占,心裡緊張的要命,就怕這幫敵人一窩蜂衝過來宰了他。於是他利用自己所能想到的,連夜進行安排。
派出一波人進行夜襲,大部隊加強正麵防禦。好算是阻攔下他們的行動。領頭的將領立刻派人:“把這裡的狀況立刻彙報給上麵,讓他們找人幫我們。”
之後將領又找來一匹快馬,親手寫下一些認證,簡單交代大致情況。把東西交到士兵手上,一拍馬就把他送走了。
那個士兵一路走一路歇。終於在兩天後來到可以交代的地方。
上級將信息一看,讓士兵把情況全部告訴他,之後他就帶著士兵去見國君那些人。
眾人都在時,士兵當眾彙報情況:“敵軍就在夾穀口那裡駐紮,他們進不來,我們也出不去,那裡一旦被攻陷,這裡就沒有能阻擋他們的地方了。希望大王增兵救援。”
這裡一個很年輕的臣子說:“大王,讓我帶人去守住那裡。”
一個中年臣子說:“大王,那是我們這裡最重要的地方,隻有守住那裡,我們才能進可攻,退可守,一旦那裡失陷,那麼我們就退無可退,一定要慎重考慮。”
另一個方臉的中年臣子說:“大王,我早說了要加強這裡的防禦,您要是早聽就不會有今天的狀況。要我說,就把我們能派去的人都派過去。要是守住了,我們的人還能一口氣殺回去。”
國君:“都安靜。你們的話我都聽到,都說是要守。下來你們說說我們究竟該怎麼守,都說那裡重要,但要我看,那裡能容下的人不多,把人全派過去也沒多大效果。”
群臣沉默了,年輕臣子說:“我們人多,那就出去殺,仗著人多把他們殺怕。不要都窩在裡麵等他們來打我們。”
最年長的臣子:“胡鬨!那麼多人命你就這麼用?這可是斷送國本的做法,絕對不行!”
中年臣子:“我們這樣,不把太多人堆在那裡,隻要那裡的人夠,就那樣,要是出現死傷,我們就及時派人去。要是不需要,那剩下的人該乾嘛乾嘛。打打下手也可以。”
國君:“你們今天天好好說說這個事,現在既然都說要增兵,那就增,我就派他年輕臣子)先帶400人去。明天你們給我一個答複,這件事就這樣決定。”說完退場。
群臣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不過話題的方向總是偏移,被最年長的臣子多次糾正後始終沒有一個結果。最年老的臣子以年紀大為由不參與,剩下的人也拿不定主意。
一場無果的討論持續一整天,他們都著急,但沒有一個足夠服眾的好計劃。各人堅持己見,沒能達成一致。
第二天,國君召集群臣。
國君:“商量好沒有。你們有什麼辦法?”
眾人還沒有先開口,就又有一個士兵喊叫著進來。
士兵行禮:“敵軍近日讓我軍傷亡過半,緊急求援。為首的敵人身高高到我們的屋頂,手拿一把錘和一麵盾,全身鐵甲就像山一樣打不動,還有他們的弓箭手非常準,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被敵人弓箭射死的。”
眾人驚訝。國君:“怎樣已經過去了,你沒看見?”
士兵:“我們將軍說那些人還不夠,我們的敵人多到能把我們前麵的林子占滿,派來增援的人根本不夠。”
中年臣子:“那多少人算夠?”
士兵:“大概要……兩千。”
中年臣子:“兩千!你知不知道這兩千是多少人?”
方臉臣子叫住士兵:“你繼續說剛才說的那個敵人,很高,鎧甲很好,還有嗎?”
士兵:“那個人簡直太厲害,他站在我們麵前就像一座山一樣,我連一點光都曬不到,而且他能一隻手就把人提起來。一錘子就能砸死我們一個人,而且我們還拿他沒辦法。根本打不過。”
這話令這些聽者不太相信,更多的是震驚。如果真有那樣的人那究竟是怎樣的人?
國君:“兩千人我們現在還真沒有。所以這麼多人的支援就彆想了。”
士兵著急:“那我們怎麼辦?我們的人回來告訴我們,敵人的數量完全把那片林子占滿,要是他們衝過來,我們這點人根本不夠,他們就算拿人命填我們都得輸啊。”
國君心情激動:“他們真有這麼多人?”
士兵:“千真萬確。”
沒人再說話。
怎麼增員的問題一時間變成怎麼增夠員的問題。
中年臣子:“我們不如去找周圍兩個地方借兵?”
年長臣子:“都已經多少年有矛盾了,不行,不可能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中年臣子:“我們不和他們說舊情,就和他們說利弊,隻要我們一死,那打進來的這些人怎麼可能放過他們兩個?連我們都打不過那些人,他們兩怎麼打的過?”
國君:“那你的意思是?”
中年臣子:“我就是想,用我們現在的敵人逼迫他們幫助我們,然後我們借這次機會和他們修複關係,就算一次修不好也不著急,不然一直這樣兩眼對著看,誰看誰都不順眼。鄰居的關係都要搞好,更何況以前還是兄弟。”
國君:“這種辦法你先放下,我還沒想過那方麵的事,有一些事情你們不知道,所以這裡麵比你們想的更複雜。這類話就不要再提,好好想辦法解決當下的困難。”
他們一共想辦法湊出一千多可以打仗的人。後麵還能湊一千出來,隻不過需要些時間。應付當下應該是夠了。
準備一天後,第一波援兵出發,可就在一千援兵出發當天的下午,就有人回來報自己這邊死傷過半,急需增援。這次援兵還在路上,前線就已經告急。
國君感到很不爽:“怎麼這麼耗人?那麼大個地方,我們還是優勢,怎麼這麼快就又傷亡過半?”
士兵:“懇請大王出兵救援!”
國君身邊的人:“今天中午剛從大路走,你是走小道沒看見嗎?”
士兵確實走的是小道。
原以為這些增援就夠了,三天後,第二批援軍出發。本以為這次就這樣過去,這麼多人一定守得住,但才放心兩天,就又有人過來。
國君:“這次又怎麼了?”
士兵:“將領死了好多,沒人能阻止我們,那些新到的人被嚇破膽,一晚上跑了不少。”
國君差點一個手抖把杯子摔碎。
國君:“跑了多少?”
士兵:“就剩兩百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