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商量了一下該怎麼分配這些雞蛋,最後決定平分,要是有哪天雞生出來的蛋是單數,那麼少拿一個雞蛋的人,等到下次雞蛋再多出一個的時候,多出來的雞蛋就是她的了。
以後要是養了鴨子也是這麼算。
商量好了之後,李雪梅就趁著其他人還沒回來的時間,用灶膛裡還沒熄的火,迅速的做了一小碗雞蛋羹給葉蘇宜這個嘴饞的家夥吃了。
剛把碗洗了,知青們就回來了。
“今天吃的什麼?”老大姐王紅霞風風火火的問道。
她的身後跟著房愛紅範麗麗,她們三個跟劉招娣是一個屋的。
劉招娣是前年過來的,正好她們屋有個女知青實在過不下去了,嫁給了村裡人,搬出去住了,劉招娣就搶著住進去了。
讓另一個同批的女知青楊莉莉住一個屋,不過去年村裡來了三個女知青,一下子就把她那屋子給住滿了。
王紅霞她們今天分到的地距離知青點比較近,所以先回來了。
也就前後腳的功夫,其他人也差不多都到了。
是知青點還是挺多的。
現在是1973年了,知青大規模下鄉都56年了,還有五六十年代自己主動下鄉建設農村的那些知青,大齊村一共接收了50多個知青。
這其中有已經托關係回了城的,還有在村裡結婚搬出去了的。
現在知青點一共還有22個知青,十個女知青,12個男知青。
院子裡現在一共有六間屋子,葉蘇宜那屋是不繼續住人了的,也就是說現在每間屋子都住滿了人。
可是接下來的幾年還會有新的知青要過來,村裡之前已經在商量著,要現在的知青點旁邊再修一個院子了,不然真住不下。
每間屋子又不大,四個人住已經很擠了,要不然當初李雪梅和葉蘇宜也不會那麼高調的就把院裡的那間破屋子給修好了住進去了。
實在是住不開。
不過要是那樣的話,新來的知青住進新的知青點就得給村裡交房租了,要麼像葉蘇宜兩個一樣,自己修房子住,知青點旁邊的那一塊空地都可以批給他們。
不過這事兒跟現在的知青們沒關係,影響不到他們什麼。
晚飯每個人兩個雜糧窩窩頭,另外稀飯每人兩大碗,就算男生飯量大,吃不飽,兩大碗稀飯灌下去,怎麼也能混個水飽了。
這個時候沒什麼娛樂設施。
葉蘇宜和李雪梅解決了晚飯之後就各自躺床上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雪梅就起來了,葉蘇宜迷迷糊糊聽到動靜也醒了。
“蘇宜,你今天去上工不?”
昨天晚上葉蘇宜就大好了,所以李雪梅就問了一句。
“不,不去,我要去縣城一趟,我哥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他一定是出事了,我要去打電話問一問!”
原主其實早有猜測,隻是他不敢想象最後一個親人離開自己的場景,所以寧願恨葉蘇杭。
但葉蘇宜有上帝視角,知道她哥這次隻是有驚無險,所以才有這麼一說。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接手了這個身體,那不管是原主的身份還是人際關係,她都要接受。
但葉蘇宜不會覺得愧疚,因為原主昨天的時候就本該死去,是她的到來才讓葉蘇杭和蘇建安沒有再次失去一個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