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最關鍵的難題,接下來的實驗就是一帆風順了。
經過了幾年的穩定,水稻的產量已經被穩定在了400公斤,也就是8石,這個產量可以說是極為驚人了,實驗田裡的水稻收獲的時候,在場的每個人都激動的不能自已。
神農司的人早就被蘇宜通知到場,看到最終的畝產量出來的時候,這些人直接就激動的昏倒了。
被救醒之後,都沒來得及好好休息休息,就直接派人進宮報喜去了。
雍和帝本來在批閱奏折,聽說了這個好消息之後,哈哈大笑幾聲,叫來了戶部和吏部的幾個官員,帶著他們去了蘇宜的農莊。
等他們親眼見到畝產量最低八石,最高有十二石的水稻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水稻的產量不過在二石左右,好點的田地才能夠達到三石到四石的產量,還必須得精心侍弄,耗費極大的精力。
蘇宜解釋道“除了改良種子的品質之外,臣女還應用了新的種植方式,連肥料都有所改良,畝產十二石的那塊地是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多的,並不能夠大規模的推廣,普通百姓種植這種水稻,產量大概就在八石左右了。”
頓了頓,蘇宜繼續說道“水稻喜熱喜濕,越往南邊種植,水稻一年就可以多成熟幾次,京城這邊往北一年一熟,江南地區可以一年兩熟,而再往南的嶺南地區,甚至可以達到一年三熟,產量都不會低於八石。”
雍和帝失望了一瞬,但至少八石的畝產已經足夠驚喜,尤其是在南方地區一年可以收獲2到3次的情況下“這樣就已經遠遠超乎朕的想象了,果然不愧是稷神娘娘,這個護國公主的爵位,你當得!”
這是要實現雍和帝當初的諾言了。
實在是水稻的產量太過驚人,而且產糧大區可以一年兩熟,那偏遠的嶺南地區甚至可以一年三熟,也就是說,每年嶺南地區的水稻畝產可以達到驚人的二十四石。
“有這樣的良種,我大雍將不會再有饑荒出現,天佑陛下,天佑大雍啊!”
沒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實在是蘇宜這次的功勞太大了,將水稻這種主糧的產量翻了四倍,還讓他們得知了嶺南地區的特殊。
封,立刻冊封!
將這些可以做種的水稻全都拉走之後,蘇宜才剛剛到家,聖旨就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定遠侯府嫡長女葉蘇宜,德才兼備…………封為護國公主,其子女後代承襲裕和公主及豐裕公之爵位,二者皆位同親王,世襲罔替,另有定遠侯葉遠,得此……,封福安伯,世襲罔替,另定遠侯之爵位,自下一任定遠侯始,世襲三代始降,欽此!”
好家夥,爵位大批發呀,這是。
雍國的爵位是降等襲爵,初封三代開始降等襲爵,本來蘇宜這一代她弟就該成定遠伯了,不過有了蘇宜這個大佬姐姐,定遠侯的爵位,還能夠再續上三代呢!
定遠侯府上下都歡欣鼓舞起來。
老夫人和林芝更是摟著蘇宜心肝肉兒的喊著,不肯放手。
蘇宜被周圍人不停歇的彩虹屁都誇的臉紅了“哪裡哪裡,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李宣章他們的幫忙呢!”
林芝才不信“聽說這兩種的研究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要是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就不能繼續研究下去,這可是你解決的,就憑這個,我女兒就該居首功,這是你應得的。”
蘇宜不說話了。
葉遠接了聖旨之後就進了宮,雍和帝有事與他商量。
含元殿裡,葉遠原本激動喜悅的心情變得苦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