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禦景和莫羽裳在回歸正常生活後,開始更加深刻地麵對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和磨合。這些瑣事如同細密的蛛網,交織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考驗著他們的耐心和彼此之間的理解。
首先是家務的分配問題。過去在蜜月期間,他們身處浪漫的氛圍中,對於家務的瑣碎並未有太多的關注。如今回到現實,每天的洗衣、做飯、打掃房間等任務都需要有人承擔。
“禦景,今天輪到你洗碗了。”莫羽裳在吃完晚飯後說道。
蘇禦景正坐在沙發上,疲憊地回應道“親愛的,我今天工作太累了,能不能明天再洗?”
莫羽裳皺起眉頭“可是明天還有明天的家務,我們得有個計劃。”
這樣的小衝突時有發生,有時是因為誰忘記倒垃圾,有時是因為誰沒有及時整理衣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起了一些小小的不滿。
“我覺得我們應該製定一個家務分工表,這樣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責任。”莫羽裳提議道。
蘇禦景雖然覺得有些麻煩,但還是同意了“好吧,也許這樣能避免我們總是為這些事爭論。”
於是,他們坐下來認真地製定了家務分工表,明確了每個人的任務和時間。但即使如此,執行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偏差。
“禦景,你說好今天你打掃客廳的,怎麼還是這麼亂?”莫羽裳下班回家看到客廳的樣子,忍不住抱怨道。
蘇禦景無奈地解釋“我臨時有個工作上的緊急任務,實在沒時間。”
莫羽裳歎了口氣“那你也應該提前跟我說一聲啊。”
除了家務,飲食習慣的差異也逐漸顯現出來。莫羽裳喜歡清淡健康的食物,而蘇禦景則偏好口味較重的菜肴。
“禦景,我們不能總是吃這麼油膩的東西,對身體不好。”莫羽裳看著餐桌上的紅燒肉說道。
蘇禦景反駁道“偶爾吃一次沒關係啦,這樣才有食欲。”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嘗試著互相妥協,每周安排幾天吃清淡的食物,幾天滿足蘇禦景的口味。但在買菜和做飯的過程中,還是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產生一些小摩擦。
“我今天想買點青菜和水果,彆買那些肉了。”莫羽裳在超市裡說道。
蘇禦景卻看著貨架上的牛排“親愛的,就買一小塊牛排嘛,好久沒吃了。”
莫羽裳有些生氣“你怎麼就不聽呢?”
在消費觀念上,他們也存在著分歧。莫羽裳主張節省,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而蘇禦景則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當下也是必要的。
“禦景,我們不能隨便亂花錢,要存點錢以防萬一。”莫羽裳看著蘇禦景新買的電子產品說道。
蘇禦景解釋道“這個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也不算亂花錢吧。”
這樣的爭論在購買家具、衣服甚至是日常用品時都會出現。有時候,他們會在商場裡因為一件東西的價格和實用性而僵持不下。
“親愛的,我們真的需要這個按摩椅嗎?太貴了。”莫羽裳說道。
蘇禦景坐在按摩椅上不想起來“每天工作這麼累,有個按摩椅放鬆一下多好。”
為了調和這些分歧,他們開始學習理財知識,製定家庭預算。每個月一起討論收支情況,控製不必要的消費。
“這個月我們超支了,下個月要注意點。”莫羽裳拿著賬本說道。
蘇禦景點頭表示同意“好,我會注意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交活動也成為了他們需要磨合的一個方麵。莫羽裳喜歡和朋友們聚會聊天,而蘇禦景則更傾向於安靜的二人世界。
“周末我們去和朋友們聚聚吧。”莫羽裳提議道。
蘇禦景不太情願“又要去?我想我們兩個人在家好好休息。”
莫羽裳有些失望“你不能總是這樣不合群啊。”
為了找到一個平衡,他們約定每個月有一定的時間用於社交活動,也有一定的時間專門留給彼此。
“這個月我們已經參加了兩次聚會了,剩下的周末就我們自己過吧。”蘇禦景說道。
莫羽裳笑著說“好,聽你的。”
在家庭規劃方麵,他們對於何時要孩子、孩子的教育方式等問題也有不同的想法。
“我覺得我們現在經濟條件還不太穩定,要孩子的事可以再等等。”莫羽裳說道。
蘇禦景卻覺得“趁我們還年輕,早點要孩子也有精力照顧。”
關於孩子的教育,莫羽裳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而蘇禦景則認為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品德和興趣。
“我們不能讓孩子從小就背負那麼大的壓力。”蘇禦景說道。
莫羽裳反駁道“現在競爭這麼激烈,不從小抓起怎麼行?”
為了達成共識,他們開始閱讀相關的育兒書籍,谘詢身邊有經驗的朋友和長輩。
“也許我們可以綜合一下我們的想法,找到一個適合我們孩子的教育方式。”莫羽裳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蘇禦景點點頭“對,畢竟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上,他們也麵臨著挑戰。蘇禦景經常因為工作加班而忽略了莫羽裳的感受,而莫羽裳在工作上的壓力也讓她有時候沒有精力照顧家庭。
“你已經連續幾天加班到很晚了,我們都沒時間好好說話。”莫羽裳抱怨道。
蘇禦景無奈地說“這個項目很重要,我也沒辦法。”
莫羽裳理解他的工作壓力,但同時也希望他能多關心一下家裡。
“我知道你工作辛苦,但我也需要你陪陪伴。”莫羽裳說道。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他們約定每天無論多忙,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交流,哪怕隻是幾分鐘。
“親愛的,今天雖然很忙,但我一直在想你。”蘇禦景在電話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