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你這半吊子的水平,竟還點評上了?可彆叫咱家二姑娘聽見了,沒得大才女要跟你急。”沈氏隻以為那是二姑娘的字跡,才有此一說。
“奴婢說的是實話,二姑娘麵前,奴婢也是一樣的話。”問琴調整好心態,這會兒也能跟沈氏對答如流了。
“可還有說些旁的?”
“二姑娘與表姑娘的感情,瞧著挺好。奴婢昨日去得晚,二姑娘卻是送了府上嬌客之後,就徑直去了的。
聽青蕪院的王媽媽說,表姑娘是最後一個得到抄本的,府上其他姑娘那裡是早早就得了的。隻表姑娘那裡,是二姑娘親自送的。”送得雖晚些,但卻更顯重視。
“嗯。”沈氏端過香茶漱了口,略過此事不提,“我之前還擔心蓉姐兒在府上,沒有玩伴。這會兒二丫頭同她有話說,我這個當長輩的也就放心了。”
等侯夫人沈氏去了福壽堂,詹氏還有一肚子的話要跟她講呢。
“大嫂好,今日竟這樣早。”詹氏和金氏得了府裡的差事,來老夫人院裡,不像從前那樣,來得早來得勤了。
三妯娌這會兒湊在一起,自然有許多話說。
“二弟妹三弟妹,幫著我管家,辛苦了。老夫人慈愛,你們每日裡也不需來得這樣早,還是要多保重身子。”
老夫人瞧著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一起管家,也沒出什麼岔子,心裡安慰,臉上帶笑,“是你們大嫂說的那個理,你們三個都是一樣的,為著咱們侯府操心,當保重自身才是。
我老婆子這裡伺候的人多得很,不差你們幾個,我知道你們的孝心就是了,那些做給外人看的虛禮,咱們關起門不講究那許多。”
“老夫人疼我們幾個,媳婦們沒有不應的。”沈氏帶頭行禮。
說了一會子府裡的閒事,詹氏就開始說起二姑娘送書這事兒。
話說,府裡幾個姑娘得了這書,都恨不得藏著收著。
隻因那日大姑娘回門的時候,說了那書得了夫婿的喜愛,仿若什麼閨房之樂般,引得下頭的妹妹們,一個個得了好書反倒不敢拿到明麵上來說。
因此,老夫人這裡竟是頭一次聽說這事兒,蹙眉道“二丫頭怎的想起送書?什麼書,那樣好?竟每個丫頭,人手一本,她倒大方。”
沈氏暗罵詹氏多事,那好處她二房嫡係還不是一樣得了去的。
她陪笑回老夫人的話,“回母親的話,原是大丫頭出嫁的時候,去找了她二妹妹討老侯爺留給二丫頭的那孤本的抄本。
您也知道,莊家那個小子,好歹考了秀才的,以後也是要走科舉的,這不,大丫頭想著投其所好,就求到了她妹妹頭上。”
老夫人隻聽著,並不說話。
沈氏隻得繼續道,“那日大丫頭回門,幾個姐妹在暖閣裡說笑,就說起了這一樁事來。
大丫頭因著這書與莊家小子,夫妻和順,就想著當麵謝一謝她二妹妹,其他幾個丫頭聽了,可不就都想找她們二姐姐要上一本。”這才有了後麵的事。
老夫人微微點頭,“二丫頭是個好的。嬋娟,回頭你去我那箱子裡,把那套紅寶石頭麵找出來,送給二姑娘。她吃了虧,我這個做長輩的,自當補給她。”
說完,又看著三妯娌,略過臉色微變的沈氏,對著詹氏和顏悅色地道,“老二家的,會教孩子。二丫頭這樣不藏私,是個好孩子。”
詹氏起身,對著老夫人行了一禮,卻並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