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兩家聯姻,可這孤本為何又要等到多年以後,再當做陪嫁送去孟府?
孟家人圖什麼呢?
難道孟家人也有把柄在這本書裡藏著?
花思蓉扒拉出先前雋寫出來的幾頁紙,看著每一條旁邊都寫滿了備注,陷入了沉思。
誠如紙條上所寫,這本書的價值幾近於無。
她在勘破這本書的秘密之後,即刻就喊了王媽媽,利用出府的機會,去替她打探這上麵的部分內容。
當然,王媽媽隻是一個傳遞信息的聯絡人,真正幫花思蓉辦事的,卻是西市鋪子的掌櫃。
這等辛密之事,本不該托付給接觸甚少的掌櫃辦的。
隻是在她把兩間金鋪送給沈氏之後,她接到了西山寧大掌櫃的來信,上麵寫了她可以絕對信任城西鋪子的掌櫃。
花思蓉信任父親,因此信任寧大掌櫃。
她因為信任寧大掌櫃,便也信任寧大掌櫃信任的人。
隻是她謹慎慣了,也沒有和盤托出,不過是從中挑選了幾個不太顯眼的人,叫西市掌櫃的先試試水。
收集信息的速度很快,可,結果卻不儘如人意。
花思蓉當時也有種底牌被人截胡的感覺。
後來為了印證她的猜測,她還鼓動春燕跟著府中交好的小丫頭,偷偷溜出府去,又四處打探了些紙張上寫著的秘密。
因為不用春燕去挖根究底,隻需要知曉當事人或者當事家族現在的大概狀況,皆是些京城老百姓人儘皆知的事,因此並不惹眼。
可花思蓉卻徹底對手中握著的這本書失望了。
當時她一度想將其毀了。
要不是有蔣懷霽偷書一事,這本書怕是早就被燒成了灰燼。
花思蓉找了一張宣紙,在上麵一條條列舉可能的猜測。
她先寫下一行字,真跡在皇宮,抄本在侯府。
那麼她破譯的幾頁薄紙一文不值,也就解釋得通了。
可老侯爺為何又為侯府留下了抄本?
這是故布迷陣,引人上鉤?
而孟府就是老侯爺釣上來的魚?可他有什麼目的呢?
臨終之際,連賀侯爺這個親兒子,都不知道真相!
這太奇怪了。
花思蓉又在紙上寫下一行字,真跡在侯府,抄本在皇宮。
看著這一行字,花思蓉突然瞪大雙眼,她放下毛筆,拿過那本書,看著上麵的字跡,陷入了沉思。
突然,她腦子裡閃過一個大膽的猜測……
也許老侯爺欺騙了所有人。
連先帝也不例外。
她破譯的文字來源於書本原本的文字。
因此,隻要抄本與孤本內容一致,他們能夠破譯的信息也是一樣的。
那麼,交到上位者手中的,是抄本還是孤本就有什麼要緊的?
隻要對方能夠獲取他想要的信息即可。
也許當時的老侯爺也是這種想法,便拿了抄本糊弄了先帝,而真正的孤本實際上一直留在了侯府。
不巧,因為孟四郎與香草的一番騷操作,真跡落到了她花思蓉的手裡。
可,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