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業園成立,整個117區域的所有民生事務,均由該管委會管理。
李向軍任管委會主任,李老伯、老二、3個大村子和李家村另外一個位管事老人,6人為副主任,其他5個村長和李家村其他幾位管事,組成管理谘詢會,隻有建議權。
管委會具體事務由李老伯負責。暫時就下設治安,基建,生產貿易,醫療衛生四大板塊。
老二直管園區保安隊長,負責117區域治安,自由軍則完全解放出來,專職訓練對外作戰,李向軍yi。
基建由李老伯直管,負責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隊也由其管理。
李讚負責生產貿易,後續工廠生成,各類物資買賣,都由其負責。
李扶舟按照之前說的,負責醫療衛生,主要是醫務室的建立運營。
自由軍方麵,則由老三具體負責。
重新理定清楚所有人的工作後,整個117區域,在自由軍的帶領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李家村眾人和其他8個村村民,共同組成了1000多人的的施工隊,負責各項房屋和道路施工。
李向軍這邊剛組建好施工隊,北方那邊就把全部建築圖紙過來。
李向軍拿到所有圖紙那一刻,轉頭問陳時安,
“你們是把整個117區域都提前偵查測繪好了麼?”
陳時安笑笑沒說話。
“不會是整個果敢,甚至整個緬北,都測繪完成了?”
陳時安沒有承認,也沒否認。
李向軍沒再繼續追問,看來從陳時安嘴裡,得不到準確答案了。
為了打通117到北方的運輸線。
李向軍把所有施工隊都被先調去道路修築。
北方軍方工程隊在抓緊時間修築北方境內,倉庫到邊境線的道路。
緬甸境內,邊境線到工業園幾公裡道路。
李向軍直接劃分成10個工作麵,1000多人分散開來,齊頭並進,共同推進道路路基建設。
效率不如北邊軍方工程隊,但是自由軍工程隊人多,靠堆人力。
隻花了5天,就完成所有道路路基建設。
北方最後調來大量瀝青,統一澆築,隻用了8天,就完成了道路通車。
完成道路施工,施工隊又被安排去房屋建造。
不過在117區域內部,房屋建造主要靠人力。
之前修建的主要是平房,最多二層小樓。
現在規劃圖紙中的廠房,辦公樓,管委會辦公室等,都是45層大樓或者是鋼架結構,單靠自由軍這些新組建的施工隊,沒技術,沒設備,根本沒辦法完成。
沒辦法的李向軍,沒錢去老街高價聘請專業施工隊,隻能向北方求援。
徐超接到李向軍的電話,直接聯係臨滄各個建築公司,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各類機械設備。
雖然項目時間緊,但是項目難度低,工價高,特彆是,對方包料,自己隻要施工就行,完工直接現結,不拖欠。
所有受邀的建築公司,都瘋了一樣,和自由商貿公司,簽訂合同。
北方邊防開通綠色通道,直接給所有工程人員,辦理了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