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手機上一陣忙活,終於還被他們找到了一些線索。
據記載,貝夾耳湖東岸的色楞各河三角洲,冬季的氣溫在零下13度左右,與聯盟東北地區的氣溫差不多,可以居住。
而貝夾耳湖的西岸,到了冬天,氣候異常的寒冷,達到零下40多度,至今都荒無人煙。
所以,蘇侯爺不可能跑到潑水成冰的貝夾耳湖西岸去牧羊,極有可能就在貝夾耳湖東岸的色楞各河三角洲一帶,那裡水草豐美,是一處優良的天然牧場。
後來,由於藍星氣溫升高,貝夾耳湖水麵上升,現在已經淹沒了原來的色楞各河三角洲,所以,蘇侯爺牧羊的故居,極有可能在貝夾耳湖的水麵之下。
眾人分析出這個結果之後,都異常興奮,那可是蘇侯爺牧羊時的故居呀,是多少人想要膜拜的聖地啊!
有太多的人想要過來瞻仰,隻是由於路途太過遙遠,幾乎無人做到。
而富強他們,可能馬上就要做到了,而且還是第一個批次,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一個批次,你說興奮不興奮,激動不激動,開心不開心,幸運不幸運!
這份運氣,就問你,還有誰!
眾人都興奮的睡不著覺了,吵吵鬨鬨的,非要夜探蘇侯爺的故居不可。
於是乎,三更半夜的,雞都還沒有叫喚的時候,富強一行人,悄悄的摸向了貝夾耳湖東畔,原色楞各河三角洲一帶。
照樣是木牛流馬化作‘避水金睛獸’,形成了一個無水的空間,載著眾人一起下水。
龍大龍二,遇水化龍,圍繞著木牛流馬,上下遊動,左右翻滾,好不開心。
下水沒多久,木牛流馬和金靈珠就先後用神念告訴富強,他們察覺到了水靈珠的氣息,淡淡的,若有若無的感覺。
富強壓下心中的欣喜,繼續向水下探索。
下到水麵下50多米的時候,一行人見到了一個奇觀。
他們視線的上方,湖水是綠色的;他們視線的下方,湖水是灰白色。
貝夾耳湖的湖水,就這樣在他們的眼前分層了,分成了兩層不同的顏色。
由於貝夾耳湖水質清澈透明,此刻的富強眾人,感覺自己身處兩塊不同顏色的玻璃之中。
上麵的是綠色的玻璃,下麵的是灰白色的玻璃,而兩塊玻璃重疊的地方,就在眾人的眼前。
這種視覺上的衝擊,你說震撼不震撼,稀奇不稀奇?
遇事不決問度娘。
龍二鑽進無水空間,掏出手機一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上層的綠色是因為存在一些藻類的緣故;下麵的灰白色,則是因為存在大量的浮遊生物;再往下150米以後,就是無色透明的湖水了。
一般的湖麵在冬季結冰之後,呈現出來的是白色的,幾乎看不到冰下麵的世界。而貝夾耳湖冬季結冰之後,會像玻璃一樣透明,可以看到冰下麵的世界。
這是由於貝夾耳湖屬於高海拔,貧營養湖,湖水透明度達到了40·5ln,水質非常好,達到了直接飲用的標準,素有“西伯利亞之眼”的美稱。
龍二搜索完畢,張開嘴巴喝了一口,咂巴了幾下,回味悠長地說道,“貝夾耳湖水,有點甜美!”
說罷,環顧眾人道,“要不你們也嘗上幾口!”
眾人齊齊甩了他一個大白眼真是個沒皮沒臉,沒羞沒臊的家夥!
龍二則不顧眾人的白眼,大手揮,“繼續前行,蘇侯爺,我們來看望你了!”
好家夥,一下子把幾人雷的不輕,這會兒誰敢見到蘇侯爺,一兩千年的前的人物了,現在誰敢見!
“是蘇侯爺的故居!你這個說話不過腦子的笨龍!”龍大一個爆栗子敲在龍二的頭上。
龍二揉著腦袋,嘿嘿一笑,“口誤,口誤!”
笑鬨過後,幾人繼續前行。
約摸過了一頓飯的時間,眾人來到了一段地勢平緩的地段,隱約間看到前麵似乎有一個地洞。
一陣神識探查,發現原來是一個垮塌了的地窨子。
眾人心喜,急忙上前查看,希望眼前的這個地窨子,就是蘇侯爺當初牧羊時的故居。
那些傳說中說蘇侯爺被匈奴人放逐到北海牧羊,缺吃少穿,住的是茅草棚,生存條件十分艱苦,其實那都是他們的想象,因為他們沒有到過北方,沒有體驗過北方的冬天。
北方冬天的大雪,分分鐘就可以把茅草棚壓塌了,如果壓不塌,那就下上個三天三夜,沒有壓不塌的茅草棚。
所以說,蘇侯爺是不可能憑借茅草棚渡過北方那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天的。但是蘇侯爺在北海牧羊了十九年,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呢?
北方的朋友們就會舉手說——住地窨孑子唄。不錯,北方的冬天,少了地窨子,還真抗不住,就算是蒙古包,到了北海那邊也不行,幾場大雪下來,非垮不可。
蘇侯爺能夠在北海邊上熬過十九年,少了地窨子的話,真的有點兒玄。
這也就是眾人看到水下的這個地窨子欣喜的原因所在了,再看看周圍的地勢,更加堅定了眾人心裡麵的想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地窨子一般選擇麵向南,背靠山,平地上的話,恐怕雨水大了會往裡麵倒灌。
眼前的這個地窨子,背靠山坡,選址不錯,幾尺見方,一米多深,房頂垮塌大半,隻剩下幾根粗壯的柱子歪斜著插在那裡,仿佛輕輕一推,就可以推倒它們。
龍二上前試了試,“強哥,這幾根柱子在湖水裡麵泡了這麼久,都還沒有腐爛,木料應該不錯,要不要弄回去,說不定還能賣個好價錢呢!”
“你就不怕蘇侯爺上門找你討要!”富強笑道。
“嘿嘿,開玩笑,過過嘴癮!”龍二嘿嘿一笑,接著在廢墟之中翻找,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扒拉了半天,隻找到了幾片陶器的碎片,由於上麵蓋了一層泥沙,一時也看不清是什麼顏色。
還好眾人就在水中,伸手就洗淨了上麵的泥沙。
“灰陶,漢代的灰陶!”老爺子接過龍二遞過來的陶片,端詳了一番,驚呼出聲。
“漢代灰陶容器,是在商周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技術水平更高,呈青灰色,火候均勻,質地堅實,形狀規整,表麵較光滑。”
“除了隨著陶輪的旋轉,而刻劃的少許平行的弦紋,及一些局部幾何形劃紋和印紋以外,基本上是素麵的。”老爺子為大家科普。
“你們看這些陶片,與資料上麵記載的幾乎一樣,應該是漢代的灰陶無疑了。”
“雄爺爺,漢代的灰陶,為什麼跑到北海這邊來了呀?”龍二有些不理解。
“漢朝初期,與匈奴打了一仗後,和平共處了一段時間,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再說匈奴乃遊牧民族,逐草而居,這些灰陶能被運到這裡來,不足為奇。”老爺子答道。
“既然在這個地窨子裡麵發現了灰陶,說明這附近應該是匈奴一支的聚集地,應該還有更多的地窨子,咱們抓緊時間去找找。”老爺子催促道。
“好,龍大龍二,你們哥倆動作快,先到前麵轉轉看。”富強對二龍說道。
二龍點頭稱是,龍頭一擺,遊向了遠處。
盞茶功夫,龍二就遊了回來,稱前麵有許多地窨子的遺跡,還有幾個沒有垮塌。
幾人大喜,跟著龍二朝前趕去。
遠遠的就看到在一片坡地上,修築有不少的地窨子,坡底的地窨子都比較小,幾乎全部都垮塌了。
坡地最上麵的那個地窨子最大,保存好比較好,也比較顯眼。
幾個人直奔那個最大的地窨子而去,希望那裡就是蘇侯爺的故居,氣氣派派的去瞻仰一番。
誰知跑進那個地窨子裡麵一看,空無一物,隻有些灰陶的碎片散落在角落裡。
老爺子撿了幾塊灰陶片看了看,開口道,“這些陶片上有彩繪過的痕跡,應該是當時的上層社會使用的‘彩繪陶’。”
“在當時,有一些灰陶器上繪有一些彩色的花紋,稱“彩繪陶”,其花紋是在陶器燒成後才繪描上去的,容易脫落,所以數量不多,僅供上層社會使用。”老爺子介紹道。
“看來,這個地窨子的主人不簡單。”
“這個地窨子的修築也十分講究。四麵的牆壁都是用石塊挨著坑壁壘築而成,中間立著一根大石柱子,頂上的木料都粗壯結實。”
怪不得在水裡泡了這麼久,還能屹立不倒,建築材料用的好,它就不怕湖水泡!
“這裡麵收拾的這麼乾淨,應該是這家主人逐草放牧臨走前,帶走了這裡麵所有的生活用品。這個最大的地窨子,應該是匈奴的頭領居住的地方吧。”老爺子猜測道。
“咱們去剩下的幾個看看吧。”富強提議。
眾人點頭稱是,轉身出了這個地窨子。
幾人還沒有走多遠,就感覺背的動靜有點大,轉身一看,愣在原地——地窨子塌了!
幾個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最後還是雄老爺子想通了其中的關結。
原來幾人進到地窨子裡麵的時候,木牛流馬撐出來的無水空間包裹住了整個地窨子,幾人出來之後,無水空間跟著幾個人移了出來,這個地窨子瞬間就被湖水填滿。
幾十米深的湖麵下,那個壓力之大,就不是這個地窨子所能承受的了,所以就塌了。
“咱們一個不小心,就破壞了一個古跡呀!”龍二縮了縮脖子,開口道。
“怕個錘子,在這水下,又沒有人知道!”龍大大咧咧的說道。
“不對,以熊族的能力,是不可能發現不了這個地方的,可是為什麼沒有任何報道呢?”富強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對呀,以熊族的習性,早就開發成旅遊景點了呀!”小峰也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龍大和龍二對視了眼,頓時腦袋瓜子就嗡嗡的了,大呼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