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老師,剛才那首《中國話》裡的繞口令,是您自己想出來的嗎?”坐下後,甄洛很自然的找到跟李春風聊天的切入口。
“是我自己編的。”李春風點頭承認。
他查過,大華繞口令不少,但這首歌裡的幾個繞口令,確實沒有。
“那想必您能非常熟練的將這幾段繞口令念出來吧?”
李春風嗬嗬一笑,擺了擺手“不,我隻會編,但叫我說,我肯定是說不了的。這就跟我創作歌曲一樣,我會寫,但唱得肯定不如她們好聽。”
陶依依心道騙人!你唱歌其實非常好聽,隻是不想上台唱而已。
那首《甜甜的》,你都懶得錄出來。
搞得我再想聽都得纏著你老半天你才肯唱。
不過甄洛卻以為李春風說的是真的,信了。
寫得好的不一定唱得好,在娛樂圈很正常。
點頭道“那您的語言功底也很厲害了,能想出這麼多有難度的繞口令來。”
“難嗎?這首歌裡的繞口令,不算難吧?”
“不算難?”甄洛訝異的盯著李春風,“您還有更難的?”
“有啊。怎麼,你想挑戰下?”李春風反問了句。
隨著霧海擴散,除掌握所學知識外,一些相關聯的知識也會被大腦所吸收到。
比如歌曲創作的知識,就包含譜曲、填詞、編曲三大塊。
除能學習到各種樂器及樂曲知識外,還能學習到填詞的知識。
而填詞的水平又難免跟語言和文學知識掛鉤。
所以一些經典的詩詞、格言、名言等等,都略懂一些。
繞口令,當然也是不少的。
“行啊,那就試試。”甄洛也來了興趣。
主持人嘛,練習語言表達能力是基本功。
而讀報紙、說繞口令等等,都是最常用的練習方法。
甄洛對自己的嘴上功夫還是很自信的。
“行,那我來寫,你來念。”
“沒問題。”甄洛讓工作人員給李春風遞上了一塊寫字板。
李春風寫下了幾個字,豎起寫字板。
甄洛看了一眼,念道“化肥會揮發。”
愣了下,就五個字,這麼簡單?
李春風笑著將寫字板對向場下觀眾“大家也可以試下,大點聲,念快些,多念幾遍。”
觀眾們一開始同樣覺得這不是簡單得很嗎?
於是好多人都開始念了起來。
一遍,輕鬆。
兩遍,勉強過了。
三遍四遍發肥費飛發???
怎麼嘴皮子不聽使喚了?
而李春風卻又繼續在板上寫下一段
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甄洛念了兩遍,感覺有了些難度,不過還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不至於出錯。
但觀眾卻幾乎都沒辦法快速的念到第二遍了。
甚至好多普通話本就不標準的,快速念完一遍都難。
大家念的過程中,李春風卻又寫下第三段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這次,觀眾試念了一遍,基本上全都直接放棄了。
神特麼的化肥,念到最後全是“發肥”!
甄洛這次也明顯認真了起來,幾乎將自己的專業水平發揮到極致,快速念了三遍沒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