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機會一定合作。”李春風笑著回了句。
雖然跟這個陳安東不熟,但人家上趕著奉承,也不好冷眼相對。
他的這句話算是業內非常實用的回應話語。
像是答應了,卻又不算是答應。
重點在有機會這三個字,就像人們常說的有緣再見一樣。
或許大部分人,聽到這句回應,也就說句“好”,道聲謝,然後離開。
等以後的機會。
而陳安東顯然不願意被李春風這句話就給打發,接著又小心翼翼的問了句
“謝謝老師!聽說老師的公司快開業了,不知道我有沒有榮幸,到時能前去捧個場祝賀一下?”
李春風看著眼前這個年紀比自己還要大好幾歲,出道也有小十年了的歌手,卻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在自己麵前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不由得感歎這就是有緣人呀!
機會,也是要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等來的。
笑著點了點頭“當然歡迎呀!”
“好,那我到時一定到!”
陳安東心滿意足的離開,回到自己座位上。
才懶得理周圍那些因自己討好李春風這個內地創作人而投來的鄙夷的目光。
走自己的路,讓老鼠吱去吧。
“這個陳安東唱的歌我聽過,是個非常有實力的歌手,就是沒遇到幾首好的作品。”黃佳瑩在一旁小聲說道。
兩人也算是負距離接觸過的人,彼此都很了解了。
李春風答應陳安東去參加開業典禮,就是有一定的想法。
她就結合自己了解的情況,給出中肯的評價。
李春風點了點頭“嗯,看看再說吧。”
陳安東的目的,李春風自然是清楚的。
港城的娛樂業沒落,最主要還是人才的青黃不接。
特彆是創作人才。
現在人們提到港樂,大多都還是羅鬆他們那一代的作品,經典無數。
而近十年的新作品,能算經典的真不多。
但是,港城的音樂市場卻還是在的,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這裡人口密度大,這塊小小的地方就集中了700多萬人口。
其次是這裡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也大,人們閒暇之餘需要聽歌、看電影、看演唱會等方式來舒緩壓力。
因此,李春風對這塊市場有非常大的興趣。
畢竟腦海裡消化的那些歌曲裡,也有些非常經典的粵語歌。
而這裡,就是最適合粵語歌的土壤。
當然,他原本計劃是今年先穩住公司,把內部架構搭建成熟,也積累些資本,明年再進行擴張。
殺進港城市場至少都是明年或者之後的事了。
不過,先弄幾首歌試試水也是可以的。
若陳安東真能到內地找自己,不妨跟他談談,合適的話就寫兩首歌給他。
“這位小姐是內地來的吧?”一個沙啞的聲音突兀的響起,打斷了李春風的思緒。
李春風側過頭,看到一個男人站在旁邊,目光直接越過自己,掃向坐在裡側的黃佳瑩。
男人個頭不算高,長得也有些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