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七年(643年)的長安,本應是一片繁華昌盛之景。街頭巷尾,商人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各類奇珍異寶擺滿了攤位。孩童們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老人們坐在街邊悠閒地曬著太陽,享受著這太平盛世。然而,七月的一個清晨,這祥和的氛圍被一聲驚恐的尖叫徹底打破。
城東的一條小巷裡,早起的賣菜翁發現了一具屍體。那屍體橫躺在陰暗的角落裡,腹部被利刃劃開,肝臟不翼而飛,鮮血早已乾涸,在地麵上凝結成一片觸目驚心的暗紅色。賣菜翁手中的菜籃“哐當”一聲掉落在地,他瞪大了雙眼,驚恐地望著眼前的慘狀,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隨後,他連滾帶爬地朝著巷口跑去,嘴裡大喊著“殺人啦!殺人啦!”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長安。當官府的衙役趕到現場時,周圍已經圍滿了密密麻麻的百姓。眾人交頭接耳,臉上滿是恐懼和疑惑。衙役們連忙拉起警戒線,將百姓們擋在外麵。仵作蹲下身子,仔細地檢查著屍體,眉頭越皺越緊。
“大人,這傷口十分怪異,不像是普通刀具所為,而且手法極其嫻熟,一刀便精準地取出了肝臟,凶手絕非一般人。”仵作站起身來,向帶隊的官員說道。
官員的臉色十分凝重,他環顧四周,發現現場沒有留下任何可疑的線索。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這會不會是惡鬼乾的?聽說有一種叫棖棖的惡鬼,專門取人肝臟!”眾人聽了,紛紛露出驚恐的神色,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官員皺了皺眉頭,嗬斥道“休要胡言亂語!這朗朗乾坤,豈會有惡鬼作祟?一定是有人故意為之。”說完,他便命令衙役們將屍體抬回衙門,繼續深入調查。
然而,僅僅過了兩天,又一起類似的案件發生了。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年輕的女子,同樣是被開膛破肚,肝臟被挖走。案件的再次發生,讓長安百姓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這可怕的殺人案件,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李世民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他立刻召集了大理寺卿和京兆尹,命令他們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破案,還長安百姓一個安寧。
“朕治理下的長安,竟然發生如此凶殘的案件,你們身為朝廷命官,是如何辦事的?限你們十日內將凶手緝拿歸案,否則,提頭來見!”李世民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威嚴和憤怒。
大理寺卿王玄策和京兆尹李逸風嚇得連忙跪地,磕頭領命。他們深知此事的嚴重性,若不能儘快破案,不僅自己的烏紗帽不保,還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動蕩。
大理寺卿王玄策和京兆尹李逸風回到衙門後,立刻召集了所有的捕快和衙役,商討破案之策。然而,幾輪討論下來,眾人卻毫無頭緒。
“這兩起案件,現場都沒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線索,凶手的作案手法又如此詭異,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名捕快皺著眉頭說道。
“而且,這兩名受害者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一個是普通的市井百姓,一個是年輕女子,凶手為什麼要選擇他們呢?”另一名捕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王玄策沉思片刻,說道“從凶手的作案手法來看,他應該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和高超的武藝。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取走受害者的肝臟,絕非等閒之輩。我們不妨從這方麵入手,調查一下長安城內的醫館和武館,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
李逸風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加強對長安城內的巡邏,尤其是在夜間,防止凶手再次作案。同時,發動百姓線索,對重要線索的人給予重賞。”
於是,捕快們分成了若乾小組,開始對長安城內的醫館和武館進行排查。他們一家一家地走訪,詢問館主和學徒,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細節。然而,經過幾天的調查,卻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百姓們人人自危,天一黑便早早地關上了家門,不敢外出。街道上冷冷清清,往日的繁華景象不複存在。
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又一起命案發生了。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官員的家仆,同樣的死狀,同樣被挖走了肝臟。這起案件的發生,讓李世民更加震怒,他再次下令,催促大理寺和京兆府儘快破案。
王玄策和李逸風感到壓力巨大,他們知道,不能再這樣毫無頭緒地查下去了。於是,他們決定重新梳理案件的線索,從受害者的人際關係入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突破口。
經過一番深入調查,他們發現這三名受害者之間雖然表麵上沒有直接關聯,但卻都曾在一個月前參加過一場長安城外的廟會。王玄策和李逸風立刻意識到,這場廟會可能是案件的關鍵所在。
王玄策和李逸風帶著幾名捕快,來到了舉辦廟會的地方。他們四處打聽,詢問當時在廟會上是否發生過什麼異常的事情。然而,大多數人都表示沒有注意到什麼特彆的情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就在他們感到失望的時候,一名賣茶水的老者突然說道“我記得那天廟會上來了一個奇怪的道士。他穿著一身黑色的道袍,戴著一頂鬥笠,看不清麵容。他在廟會上四處遊蕩,行為舉止十分詭異,好像在尋找著什麼。”
王玄策和李逸風聽了,心中一喜。他們連忙向老者詢問道士的具體特征和去向。老者回憶了一下,說道“那道士身材高大,走路時腳步輕盈,不像是普通人。至於他去了哪裡,我就不知道了。隻記得他離開廟會的時候,是朝著城西的方向走去的。”
王玄策和李逸風立刻帶著捕快們朝著城西的方向追去。他們沿著街道一路打聽,終於在城西的一家小客棧裡找到了那名道士。
當他們走進客棧房間時,道士正坐在床上閉目養神。聽到有人進來,他緩緩睜開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警惕。
“你就是那個在廟會上行為詭異的道士?”王玄策盯著道士,冷冷地問道。
道士微微一笑,說道“大人,何出此言?貧道隻是一個雲遊四方的道士,在廟會上不過是湊個熱鬨,何來行為詭異之說?”
“哼,你還敢狡辯!這幾天長安城內發生了幾起離奇的殺人案件,受害者均被挖去肝臟,死狀慘不忍睹。我們懷疑你與此事有關,跟我們回衙門走一趟吧!”李逸風走上前,指著道士說道。
道士聽了,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他說道“大人,這可真是冤枉貧道了。貧道一向以慈悲為懷,怎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
“是不是冤枉你,到了衙門自然會有分曉。來人,把他帶走!”王玄策一聲令下,捕快們立刻上前,將道士團團圍住。
道士見狀,突然身形一閃,如鬼魅般從捕快們的包圍圈中衝了出去。他的速度極快,眾人隻覺眼前一花,便失去了他的蹤影。
“追!”王玄策和李逸風大喊一聲,帶著捕快們追了出去。然而,道士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找遍了整個城西,也沒有找到他的下落。
這一次的抓捕行動失敗,讓王玄策和李逸風感到十分沮喪。他們知道,這個道士絕非一般人,想要抓住他,絕非易事。
就在王玄策和李逸風為抓捕道士而發愁的時候,長安城內又發生了一起命案。這一次,受害者是一名年輕的書生。他的死狀和之前的幾起案件一模一樣,同樣被挖去了肝臟。
案件的再次發生,讓長安百姓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他們紛紛向官府施壓,要求儘快破案。李世民也再次下旨,嚴厲斥責了王玄策和李逸風,並給他們最後三天的期限,若不能破案,將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