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在複辟當日,下令逮捕於謙,王文、商輅等大臣。”
“那麼朱祁鎮為什麼要在複辟之後下令逮捕於謙入獄呢?”
大明某紈絝子弟很明顯,公報私仇唄!
大明第一熊孩子朱厚照哎呀,可算看到了,發生啥事了!
大宋某夫子樓上彆刷得滿屏都是!
正德年間
朱厚照拿著一小塊方屏仔細研究,這還是偷偷從那群文官眼皮底下拿到的。
這上麵的人似乎是英宗!!!
我的稱呼是熊孩子!難不成比熊還厲害的人麼!?我就說我排第一沒人敢排第二!
光屏中林可的聲音傳來。
“首先這就要牽扯到咱們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留下的祖訓如果朝廷無皇子,則必須兄終弟及,且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之子,即使年齡再長,也不得立為繼承人,可見朱元璋對嫡庶之論十分看重。”
“由此可以看出朱祁鈺登基,皇權地位並不穩定,許多朝臣更傾向於朱祁鎮一脈,所以當朝臣在奉天殿裡看見早已被幽禁的朱祁鎮時,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直接叩拜高呼萬歲。”
“而朱祁鈺是被於謙一手推到那個皇位的,要想師出有名,確立自己的正統,讓朱祁鈺的皇位變得來位不正,就一定得殺了於謙。”
“據《國榷》記載,於謙也許早就知道了奪門複辟的陰謀,但如果阻止國家或許又會陷入了危局之中,但又無法站隊朱祁鎮,那樣的話太對不起對自己禮遇有加的朱祁鈺,所以他選擇了視若不見。”
“但他的這番苦心並沒有得到朱祁鎮的諒解,或許在他七年的囚禁生涯中,他恨遍了所有的景泰朝臣,於是在他上台後,立馬處置了一批景泰重臣。”
“很可笑的是於謙被下獄罪名是[迎立外藩],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罪名查無實據,於是將這個罪名改成[意欲迎立外藩],五天後於謙被處斬,奪門之變帶來的後續影響由此拉開序幕。”
大明朱八八;氣死咱了!朱祁鈺你小子都當皇帝,不能再狠一點!
大明朱八八於謙,我大明子孫對不起你!
征北大將軍judy於謙,此番是我大明對不起你!大明好聖孫朱瞻基你他娘的在敢立他為太子你試試看!
大明好聖孫朱瞻基爺爺,放心,我這邊不會再有朱祁鎮了!於謙是那兔崽子對不住你
正統時期
此時還在江西的於謙,剛拿到這小方屏後不久,見到土木堡之役我軍潰敗,到自己身死,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感受,被各位陛下如此對待,被後人謹記,他於謙,也值了!
於謙各位陛下,臣愧不敢當!
“朱祁鎮以“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的罪名將朱祁鈺被貶為郕王,在於謙死後一個月,年僅三十歲的朱祁鈺死去,死因不明。”
“朱祁鎮廢除朱祁鈺的帝號,毀其皇陵,並改諡號為戾,這也是為一個沒有入皇陵的皇帝,看出來他真的很恨這個弟弟。”
“如果說以上這兩位隻是為了公報私仇,那麼他接下來的做法我真的覺得他是單純的壞而非昏君。”
“朱祁鎮不僅殺害了北京保衛戰的功臣範廣,還把他的妻女賜給瓦剌降虜,忌恨當時叫門不開的郭登,將其削去爵位,貶往甘肅,這事真不是人乾的!喪心病狂!
“奪門之變是土木堡之變的延續,這不僅僅是大明由盛轉衰的開始,更體現了對明朝軍事能力的打擊,以至於大明後續文官集團勢大,皇帝不得不扶持起另一派人宦官與之抗衡。”
大明洪武時期
朱元璋恨的牙癢癢,又將少年朱棣拎起來揍了一頓,這他娘的後麵不會和軟弱的宋朝一樣吧!真他娘的氣死了!宦官又是哪個兔崽子扶起來的!
“即使在土木堡之戰中殉亡的武將不計其數,但北京保衛戰中出現的新興武將也能填補空虛,不說永樂盛世,起碼中興應該是可以保持住的。”
“可壞就壞在朱祁鎮冤殺武將,就連擁立他石亨也被卸磨殺驢,朱祁鎮好像隻是為了報複而已,完全不管後續的影響,這也使得武將集團在朝堂上毫無話語權。”
“此外永樂帝建造的京師三大營被摧毀殆儘,於謙曾試圖恢複三大營,雖然不及永樂帝但也不差,但可惜隨著奪門之變的發生不了了之。”
“此後大明對蒙古采取了從進攻轉為防禦,但由於瓦剌的衰弱,蒙古化整為零,明軍失去了大作戰的機會,也就造成了缺乏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
“其實最深刻的影響就是明末這麼缺乏協調打不過人家清朝,加上那些個文官掣肘,宦官作亂,最後崇禎帝一根繩結束了大明,從這裡看就能看出這完全是土木堡之變帶來的。”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