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劉徹一心兩用,邊批奏折邊豎著兩隻耳朵聽直播。
他嘟囔道"朕倒要看看,後世之人念念不忘的大唐究竟是什麼樣的!"
……
小光屏中林可的聲音還在繼續。
林可"談到唐玄宗李隆基,無一人不可惜他將大唐陷入危難之際。"
"也可惜他居然活了七十多,要是早死二十多年說不準也能稱得上個千古一帝。"
大唐李隆基……
始皇祖龍竟然能活這麼久!!
大唐李二鳳所以臨老乾蠢事!
……
"宋朝名人司馬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唐代名相,先有房杜,後有姚宋。"
"這裡的姚就指的是唐朝名相姚崇。"
"姚崇聽說自己要當宰相了,就對李隆基說除非你答應我十件事,要不然我不當。"
"這就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十事要說》。"
"這十件事例如要廣施仁政,不瘋狂擴張,宦官不乾政,外戚不專權等等。"
"而那時候的李隆基胸懷大誌,也有著容人之量。"
"所以他一聽就答應了,並且還很配合。"
"他帶頭節儉,將宮中的一些精美黃金玉器都融了交給國家;後妃以下不允許佩戴玉器裝飾;將用不到的三千宮女解散等等"
"很難想象這是後麵那個費儘人力物力隻為吃荔枝的李隆基。"
"話說回來,另一位丞相宋璟建議恢複諫官製度,皇帝和官員商議要事,必須安排諫官在旁。"
"這個提議一出,上到文武百官下到讀書人都來勸諫李隆基。"
"比如說李隆基想要把自己爹的牌位排到大伯前麵,諫官們說不行。"
"這讓我想起來大明朱厚熜也這樣乾,但位置沒有了,所以將咱們的大胖皇帝朱高熾移了出來。"
大胖太子朱高熾!!!我他娘的招誰惹誰了!
"總之李隆基到了乾啥都會被百官所勸諫,他也聽勸,所以大唐很快就吏治清明,逐漸走向強盛。"
"李隆基的第三任宰相張說,他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協助李隆基封禪。"
"封禪大家都知道,政哥去過,豬豬去過,劉秀、李治都去過,接下來就是李隆基。"
"不過前麵這幾位皇帝要是知道後麵趙宋一個皇帝偽造祥瑞,賄賂朝臣去泰山封禪,不知作何感想!"
泰山天殺的趙恒!搞臭了我!
始皇祖龍不上不下,怪讓人惡心的!
大漢劉豬豬這他娘的誰的子孫啊!
大宋趙匡胤!!!
……
"這個時候的大唐已經逐步走向昌盛。"
"李隆基在政治上通過整治吏治,不僅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還重用賢臣,修訂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