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朝中的平民百姓總是一大幫人在午間空閒時,圍繞在一起討論著林可所說的內容。
畢竟,他們從未接觸過身居高位的官員或者皇帝,如今一幫人卻在這裡笑話他朝的逸聞趣事,誰不歎一句奇妙啊!
而屏幕中的直播仍在繼續…
"如果說熙寧年間的蔡確看上去還隻是一位正直的禦史言官,那麼到了元豐年間,他狠辣的一麵卻也隨著時間而浮出水麵。"
"在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河北相州爆發出一樁陳年舊案。"
"是這麼回事,在熙寧年間有三人相伴打家劫舍,隨後擊殺了一位老婦人,因此這三人被相州府衙判了斬首。"
"但由於當時的神宗朝,受王安石等人的影響,法治思想極少主張殺人。"
"而這樁案子按照當時的判罰,應當判處主謀斬首而非三人,所以有官員周清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向朝廷上書這個錯誤問題。"
"但大理寺駁回了這個訴求,接下來周清和大理寺來回拉扯幾次,總之這讓神宗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大明某將士:我咋覺得大理寺駁得好!
大明某世家子弟:北宋時期,好像都比較溫和,最差也就是被貶流放。
"而早年間引發的民間騷動,神宗因此強化了皇城司的權力,並讓其巡查東京城,這不這個案子讓他們給查到了比較有趣的事。"
"審判此案的官員名叫陳安民,他與老臣文彥博和宰相吳充都有親戚關係,當時文彥博之子文及甫正在大理寺當差,於是陳安民便托人賄賂大理寺官員,請求壓住此事。"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中間人把錢給獨吞了,並沒有辦這件事,更沒想到的是這事還讓皇城司給查出來了。"
"本來悄咪咪的,結果一整個社死!"
北宋陳安民:……我他媽無語了!
"事情大了,副相王珪和蔡確得知了此事,而王珪因為和宰相吳充政見不合,於是想借此事擠掉他。"
"另一邊蔡確則是剛剛擠掉了熊本,得兼司農寺,與兩府越來越近,所以這兩個人狼狽為奸,準備搞波大的!"
"在蔡確的建議下,被親戚坑的吳充之子吳安和文及甫遭到了逮捕,以及大量的大理寺官員也不能幸免。"
"蔡確在一旁用刑具嚇唬這些人,陳安民首先受不了這種精神折磨,承認此前聯係過文及甫,隨後這兩人將此事告知給了神宗,但由於神宗重用吳充,所以並未動他。"
一同查案的上官均和鄧潤甫都是溫和派,不喜蔡確的作風,於是上書彈劾嚴刑逼供但經過神宗派人調查,並沒有嚴刑逼供的情況,所以這兩人被貶。
上官均:……
鄧潤甫:……
"這樁牽扯已久的案子終於被判了錯判,王珪上蹦下跳地搞事,結果做了無用功在原地踏步。"
"而另一位主導者蔡確成了最大受益人,做到了權禦史中丞的職位。"
"我有點懷疑蔡確是不是給王珪畫大餅呢!?接著小蔡又繼續努力,整出了個太學案。"
"這就要說到老王在訂立太學三舍法時講明如果能升到上舍,那麼就不需要科舉就能進行授官,所以就有不少人投機取巧,賄賂學官。"
北宋王安石:訂立之初,我並無此意!
大明某大儒:可惜聰明勁都不用在正途上!
"其中有個學子叫虞蕃的,看不過去,將此事告到了開封,當時審理此案的官員叫做許將,是新黨的成員。"
"許將認為太學不過錯,但虞蕃不服氣,連帶著許將一起告了,宋神宗得知後派蔡確和何正臣等人一起調查。"
"這次很多都隻是太學生,所以蔡確對待他們並不會客氣,於是他們之中很多人都被嚴刑逼供而致死。"
"而許將那些官員和獄卒關在一起,日夜監視,蔡確將獄中的飯菜全都混雜在了一個大盆之中,用勺子攪渾後,像喂豬一樣喂給那些學生和官員吃。"
大明某將士:這人是不是有點變態!
大唐某世家子弟:宋神宗每天就光處理臣子的勾心鬥角了!
大明某寒門子弟:有點過了!
"在這些人之中,由王安石提拔的學官如沈季常等人都遭到了一鍋端,而蔡確也借由此機會,成功擠進高領導階層中,做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兩府參政。"
"然而蔡確雖然不用去做刑訊逼問的活,但朝堂上整個氛圍都不咋樣,例如著名的烏台詩案就是在這期間發生的。"
大明某世家子弟:蘇軾!!!
大唐某學子:所以為了往上升就使勁搞事!
大唐某官員:他就不怕後麵有人搞他報複嗎?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