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萬曆期間
張居正剛剛下班回家,在途中坐轎子時聽了林可的直播。
這林姑娘所言,大明實際亡在陛下手中!?
我平日裡約束陛下,也隻是為了他好,為了大明好啊!難道我錯了嗎?
……
大明洪武期間
朱元璋冷哼一聲,在殿中走來走去,朱標和幾位皇子老臣都麵麵相覷,不敢說話。
朱元璋見沒人理他更加生氣了,開口罵罵咧咧道“萬曆,這他娘到底發生了啥事,真是急死我老朱了!”
朱標帶著所有人的希望上前一步道“爹,按照林姑娘所言,問題許是出自帝師身上,但具體我們都無從得知",隻能依靠下次。"
此時朱棣也上前附和道“沒錯,大哥說的沒錯,我看說不定那小子被壓的太狠後來叛逆了!?我看還是放寬心先搞好我們這時的大明吧!”
朱元璋一聽也有道理,反正不生氣的子孫多的是,總好過隻有兩朝的秦隋吧,想生氣都隻能生一回!
如若不是秦始皇和楊堅都不知道,否則指定會氣吐血不可。
……
回到直播間。
林可又緩緩說起“高太後和元佑大臣終究會老去,少年天子的親政時代終將會到來。”
“而元佑七年,宋哲宗已經十七歲,已然到了能夠親政的年紀,於是大臣梁燾上書高太後,希望她能夠還政於哲宗。”
“對於他的請求,高太後沒有同意,但是卻將梁燾提拔到尚書左丞,使他進入了宋代的最高權力圈。”
“而對於高太後的任職,梁燾焦慮的不行,請求朝廷收回任命,終於在一年以後,得到罷免。”
“而梁燾這麼做的原因,並不是他有多忠於哲宗,而是源自於當年他是迫害蔡確最為嚴重的言官(車蓋亭詩案)。”
“如今哲宗親政在即,為了避免遭到清算,所以他選擇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隻是沒想到高太後沒接他的茬,反而要升他官,這是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大明某世家子弟舊黨要清算了!真是風水輪流轉!
大漢某官員之前沒給人留條後路,如今又怕被人迫害!
大唐某將士有因就有果唄!
……
“不過梁燾的這種焦慮也不隻是他一個,就連高太後本人也對元佑末期的朝局感到無力。”
“新黨雖然被排擠了出去,但是元佑大臣的內部也不是那麼的團結,如呂大防和劉摯,這兩位被譽為元佑朝時期的政治領袖,大部分時間都在互相壓製。”
“其中迫害新黨最狠的劉摯,在和舊黨內鬥時也表現的手不留情。”
“比如元佑五年的吏額裁定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宋神宗在元豐改製後,朝廷一下增加了許多個部門,隨之而來的便是吏員的大幅增加,這就造成財政上的負擔。”
“於是針對這樣的情況,有官員提議說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吏額房,來對這些人進行裁定和管理。”
“而吏額房的從開始到管理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左相呂大防負責的。”
大明某將士咋的劉摯又要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