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重點介紹下黃河改道,比起其他的天災,在崩潰的洪水麵前,身處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對他似乎毫無辦法,尤其是在王莽荒唐的政策之下。”
“而黃河一直有著[善淤、善決、善徙]之稱,根據曆史記載,黃河決口泛濫一千五百多次,較大的改道有二十多次。”
“所謂改道,就是咱們的老母親黃河放棄了原來應該要走的路,轉而去尋找新道路,而這回的改道受災範圍之廣也能在曆史中排個前頭,據說老母親黃河這回生生給自己衝出了五百公裡的河道。”
“這得禍害多少郡縣多少村莊,又有多少百姓變成了災民!?而且這時候還處於漢末,外加上愛折騰的王莽。”
“不過在這次的黃河改道後,老母親黃河安穩了八百年左右,下次再發生就是北宋仁宗時期的景佑元年。”
千古第一仁君趙禎!!!
大宋某世家子弟!?那時候受災情況如何…
大唐某風流才子漢末全國各地都快折騰不起了就等著劉秀出來!
……
“不過這大漢家底確實厚愛,不光經得起王莽的折騰,還受到住天災的頻發,也不知道當初那群天天獻上祥瑞的人這時候是作何感想!?”
“總的來說單單就人口來說,從漢平帝的近六千萬到漢光武帝的建武二年,消失了近三千萬的人,在短短的數十年間死去了這麼多的人,這要多久才能恢複啊!?”
林可說到這裡,心裡暗暗歎息,這種級彆的天災即便放到如今,也不一定能夠輕鬆解決。
於是,她歎了口氣又道“即便如今,黃河水災都不一定能夠輕鬆地解決,更彆說是兩千多年前的漢末了。”
“王莽同誌也是給後來所有皇帝都起了個模範,沒事彆亂改革彆亂折騰!否則就會像他一樣從人人稱讚的道德模範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臭老頭!”
大宋某紈絝子弟靠!王莽真不是在殺人!?
“哦對了,北宋治理黃河的做法我就先不表示評論了,下次抽到宋朝再說。”
林可臉上一言難儘,萬朝中的人也就明白想必也不是什麼好操作。
宋朝人???
……
“話說回來這次的黃河泛濫衝垮的地區,不止房子、田產遭殃,連帶著百姓都成為了災民,還有最怕就是洪災過後的瘟疫。”
”而當時的全國各地根本無法供給這麼多的災民,於是這群災民就去找沒有受過災的地方。”
”饑餓到極致,連人都會互相蠶食,更何況是還沒有受災的地方,秩序已然成為擺設,所以就造成了未受災的地區在減少,災民在不斷地增加。“
“到這裡仿佛已經擁有了天下大亂的基本條件,所以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的災民選擇當個盜匪,去劫掠官府或者乾脆就乾著打家劫舍的活,甚至出現了有組織性的團夥。”
“各地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起義軍,甚至有的從幾千人發展到上萬人,而豪族這樣的本身就有點實力的家族,也都趁著天下大亂而起兵。”
“其中有一支地方豪強來自於南陽劉氏宗親,由劉演劉伯升所領導的舂陵兵,是綠林軍的第四路人馬,而這裡麵有一個劉姓少年即將延續斷了的大漢國祚。”
大宋某世家子弟喲呼!我秀哥上場了!
大明某種田老漢這個天是不叫老百姓活了!
大唐某紈絝子弟如果王莽沒亂折騰,受災的百姓倒不是就會好過一點!?
……
各時空的百姓從林可的短短的描述中拚湊出了漢末洪水泛濫、瘟疫橫行又是各地起義的畫麵,紛紛悲痛不已!
死了三千萬人,這是什麼概念!?
是天災、人禍,更是因為那個叫王莽的亂折騰!當時的百姓太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