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宋之問更是依附安樂公主被太平公主所不齒,於是向李顯進言然後又把他給貶謫了。”
“再等到李隆基上位,宋之問最後的結局也是被淒涼賜死,如果他不去折騰這麼多事,或許是另外一種結局吧!”
“不過這裡也有個比較有爭議的八卦,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也是個才華橫溢之人。”
”他所寫的《代悲白頭翁》其中有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這宋之問見到以後就想要據為己有,但是劉希夷並不想要給他,沒想到這宋之問還挺狠心,直接就乾掉了外甥劉希夷。“
“但是這個八卦還存有爭議,畢竟宋之問相較於他外甥而言,他的才情、名氣更大的,何況他當時的作案動機、時間也對不上,所以爭論這一點的人還挺多的。”
”尤其他寫的那句近鄉情更怯……膾炙人口,所以這段記載的真相到底如何也不好說。”
“不過讓我想起北宋朝堂黨同伐異,幾個野史流傳下來也是挺炸裂的,比如說歐陽修就被人誣陷和外甥女有關係。”
“還有朱熹的和兒媳婦扒灰,強行納尼姑為妾等等,關鍵他謝表上貌似是承認的,這就成了他一直以來的黑曆史!”
大漢某吃瓜群眾真的假的啊???
大宋朱熹…絕無此事!!!
大宋歐陽修……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若是有仇去告密那還可以解釋有怨,可這不是他的友人嗎?
大宋某紈絝少年這人好沒品啊!不過上麵那兩人的野史能不能相信講講哇!
大清某官員鑽營了半輩子,其實也沒落下什麼東西,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
大唐某吃瓜群眾我比較想知道這兩啥事!!!
……
另一時空的大唐,朝堂上無不感到震驚,宋之問竟然背刺對他伸出援手的友人!
他們並不覺得善鑽營就是過錯,但問題是他能毫不愧疚的背叛友人,這以後誰還和他做朋友啊!
難道就不怕重蹈覆轍嗎?!
……
“真正的文人風骨該是什麼樣子的,我想大概如文天祥,如於謙,如曆史上留下寥寥數筆但同時又是壯烈而去的人。”
“《宋史》中有一段記錄金兵大破北宋城門的話,寥寥數語卻讓人沉重又悲哀。”
“郭京用六甲法,讓守城的人下去,並開城門,又謊稱做法,可引去金兵,結果金兵登上城門,所向披靡。”
“當時是不是真的到了走投無路之地!?我至今都想不通為何當時的宋朝統治者會寧願相信做法,也不願意拚儘全力戰到最後一刻。”
”而徽、欽二帝被綁到金營的時候,俘虜嘛肯定受點委屈,當時有個叫李若水的臣子仗義執言,怒斥金國統帥不講信用!”
“這金國統帥可能看他是個人才,許以高官俸祿,但李若水愣是嚴詞拒絕,還罵罵咧咧地,最後被金兵殘忍殺害,當時也不過才35歲。”
“而文天祥兵敗被俘後,元朝忽必烈也許他高管俸祿,但當時南宋已經亡了,所以文天祥最後也是慷慨赴死。“
”他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後人代代傳頌。”
“但老實點講,北宋滅亡確實和徽、欽二帝有關係的!這個我們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