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匡胤削弱兵權到這個地步,仍舊不放心,看來真是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啊!“
”宋朝還設置[更戍法],駐守京城的禁軍和地方守軍,必須定期調動。“
”這就好比你剛軍隊沒多久,好不容易和其他士兵打成一片,但定期調動一下來,立馬就換了另外一個地方。”
“所以這就造成了士兵既不認識將領,也不認識同行,當然這將領也是。“
”雖然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將領掌權的可能性,但同時也讓軍隊缺少了凝聚力。”
“而且前麵也說了,禁軍的戰鬥力來源於廂軍、鄉兵,而這些人裡麵呢又有大量的民間選拔,比如說神宗時期征調了民夫去討伐西夏。“
”那這麼一來,士兵的素質就難以保證,雖然說這數量在上漲,但這質量就被忽視掉了,以少勝多並不是沒有出現過。“
”尤其是宋神宗打西夏,打了好幾次,也是挺費勁的,結果打下來的領土還想要送回去,神宗當時若還在,真會氣吐血!!!”
北宋神宗趙頊謝邀!現在就很生氣!
大明某吃瓜群眾怪不得他後麵弱成這副樣子!!忠誠都不能保證吧!
大唐某風流才子誰能想到百年後的事,當時弊端還不明顯吧!?
大宋某官員隻是這教訓未免太慘痛深刻了些。
……
“而士兵的素質能力不能保證,這就直接影響到了禁軍的素質,我們前麵也說宋軍的主要戰鬥力是禁軍。“
”禁軍如果不能保證他的戰鬥能力,這是件極為可怕的事,它會直接影響到了戰爭的局勢。“
”到了後期碰上什麼軍事腐敗,那麼它的戰鬥力會極速下降,這還能打嗎?”
“所以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軍雖然數量多,看著挺像回事的。“
”但其中軍隊腐敗,兵力又來源複雜,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也抵擋不住金人的騎兵。“
“尤其是金人比起宋軍來說,比較能適應嚴寒,所以他挑選南下的時間也都是自秋冬開始,春季結束。”
林可的聲音落下,紮了一串心的北宋皇帝抑鬱了,他們沒想到太祖定下的策略會影響這麼的大!
老說他們大宋軍事弱,原先還挺不服氣的,明明他們也有好好打仗啊!
但北宋末年這戰鬥力,真沒的說,一個字爛!
“咱們說回太原之戰,前麵提到金人一路向太原而來,由於來勢洶洶,宋軍有不少人是不戰而降的。“
”短短時間內,太原以北的武、朔、忻、代四州接連被完顏宗翰攻下,於是金人趁此機會,進攻四州通往太原的必經之路——石嶺關。”
”但宋軍這邊消息堵塞,等到金人逼近石嶺關守軍才剛發給太原張孝純求援。“
”隻是這援軍畏懼於金人的威勢,到了以後竟然不戰而降,將石嶺關拱手送給了完顏宗翰!”
“如此,太原這邊就丟失了一道屏障,隻剩下太原城可以守,倘若趙光義當時沒有焚毀晉陽古城,也不知道會不會守的更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