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時期
聞言,趙構眉間輕輕蹙起,他不覺得此刻這樣的決定有誤。
如果宋軍主力全部向襄陽傾斜,那麼兩淮地區是極容易出現問題的。
不過他隻要求將襄陽恢複到李橫時期的區域,對於嶽飛來說,應當不是什麼難事!
隻是當他望著北方,心中有些煩躁不安,再等等吧,北伐一事尚言之過早!
……
直播仍在繼續。
“此次的襄陽任務,趙構除了任命嶽飛以外,還命淮東宣撫使韓世忠,以及精兵萬餘人馬,屯於泗上作為疑兵,用作分散敵勢。”
“另外再加上淮西宣撫使劉光世,出擊陳、蔡,二州,以作聲援。”
“同時,朝廷對於嶽飛收複襄王的行動表示強烈的支持。“
”甚至朱勝飛為了激勵他,還說過克複襄陽後,授予他節度使的封號,將神武右軍和神武中軍的百匹戰馬,撥給嶽家軍。”
“不過,嶽飛並不在乎所謂的虛名,他終生都在為抗金事業奮鬥。”
“於是紹興四年的四月十九日,嶽飛親率3萬多人,從江州出師,經過鄂州渡江西進,奔赴郢州。“
”坐船行至江心時,嶽飛曾對部屬發過誓”不擒賊帥,複歸舊境,不涉此江!以此來表明他的決心。”
“五月初五,嶽飛全軍抵達了郢州,此地位於偽齊境最南端。”
“在攻打前,嶽飛先是觀察地形,派人勸降偽齊郢州知州荊超,他曾擔任北宋宮廷近衛,號稱“萬人敵”。”
“隻是荊超向嶽飛投去了拒絕,仍繼續做偽齊的官員,這勸不了,就隻能開打了,不過嶽飛表示,問題不大,次日上午就能解決!!!”
“於是次日一早,嶽家軍展開攻勢,雙方進行激戰,作為總指揮領導的嶽飛,他就坐在旌旗下指揮。”
“而荊超率領偽齊的守軍負隅抵抗,激戰過程中,甚至有一個炮石落在嶽飛腳下,左右都忙著避開,可人嶽飛慌都不慌,繼續指揮。”
“沒有多久,士兵們就踏上了城牆,衝入城內,一時間內,斬首加俘虜偽齊軍數千人,而領頭荊超最終跳崖自殺。”
大漢某官員乾啥不投降啊,省得打了,反正都是輸!!!
大明某吃瓜群眾本來就是北宋的叛將,難道怕丟臉,不想死他們手裡!?
大唐尉遲敬德???????????這麼看襄陽收複,不成問題!
大明藍玉這仗打得輕鬆!不愧是嶽大將軍!!!
……
聽到此時,身處於宋朝時空的人們,眼睛睜得老大,可眼神卻十分的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