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金人未必能想到,趙構對於勇猛能打的武將,麵對宋朝軍事的大好局勢。“
”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報靖康之恥,而是從內瓦解,也怪不得後人稱他為完顏構!”
“既然雙方的領導都有意求和,那麼這一天也就在淮西之戰結束後的不久到來。”
“首先是金人這邊的完顏宗弼,在他意識到嶽飛很難搞,金軍無法滅宋的時候,就傾向於求和了。”
“於是,想到這一點的完顏宗弼當即就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大金忠臣秦檜,告知他們金朝求和的意願!”
“但這封信中,還有一個附帶條件,如要約成,必先殺嶽飛!”
“很顯然,在嶽飛的四次北伐後,嶽家軍的威猛,已經使得完顏宗弼尤為忌憚。“
”特彆是嶽飛所使的連結河朔之策,所破城池是一個又一個的丟,如嶽飛在宋,這對於金朝來說不亞於是一個危險人物!”
“又加上穎昌之戰中,完顏宗弼的女婿死在了他們嶽家人手裡,於情於理,這個仇肯定是結下了!”
征北大將軍judy咱還是覺得,趙構殺嶽飛這招,是個昏招!誰能這麼乾!?
大唐某風流才子說到底這人還不是忌憚武將,還是有功,威名又比他強的,但正常來說他於公於私,都不能這樣乾啊!?
大明某吃瓜群眾這和自毀長城有什麼區彆,有了嶽飛,金人才會忌憚,但凡他能堅持到底的抗金,還怕收複不了失地!?
大漢某官員很明顯,在他看來,個人的安危高於一切!!
……
此時,屏幕前的人們同樣費解,有嶽飛這麼一張王牌,就算不去收複失地,也能讓對麵金人感到忌憚吧!
每年的防秋之時,還會怕他金人又大舉南侵,何況好幾個武將又正當壯年!
又不是他衝鋒在前,拚命也輪不到他!
真是無法理解!?
正當他們為嶽飛感到惋惜時,林可的聲音繼續傳來
“再說宋廷這邊,趙構其實自苗劉兵變以後,對於手握大權的武將,心裡頭就已經覺得不舒坦了!”
“尤其是這個武將能打,名頭又大,然後又是宋金之間和談的攔路石。”
“而趙構此前之所以沒有對嶽飛下狠手,恐怕也是因為宋金戰爭中要用到他,現在對方拋來求和的橄欖枝了,趙構能不樂意嗎??!”
“所以,以趙構的性格,似乎重來多少回,他永遠都會選擇同一條路。”
“有句話說飛鳥儘,良弓藏,既然和談已經是板上釘釘了,那麼對於手握大權的諸位大將,趙構就該來一套祖宗之法——杯酒釋兵權了!”
老趙家太祖趙匡胤|?……
“儘管從後來看,金人的禍患壓根沒有解決,但此刻的趙構管不了這麼多了,立刻就和秦檜狼狽為奸。“
”以柘皋之戰的勝利,要論功行賞為名義,將張俊、韓世忠、嶽飛三大將騙到了臨安。”
“而韓世忠、張俊由於駐地的地方距離行在臨安十分靠近,所以很快就到了趙構身邊,就差此次的主要目標人物嶽飛了!”
萬朝中的人如果沒來就好了……
“如若不是知道趙構此次的目的,恐怕張俊和韓世忠都很難相信。“
”此刻拉著他們好吃好喝的人,實際上覺都睡不好,黑心撲通撲通的,深怕目標任務嶽飛察覺到了什麼,致使宋金和議的失敗!”
“隻是他想多了,嶽飛什麼人啊,有目共睹,收到詔令,趕了五六天的路程,才到了臨安。“
”可是他不知道,他所忠心的君主,此刻正盤算著推他去死。”
“而他從鄂州到臨安的這條路,也不是如往常一般,來過便能回去,這一次,他越靠近臨安,就越靠近自己的死期。”
林可落下幾聲哀歎,似乎忠君愛國之人,在曆史上總是很難落得圓滿的結局,而後又繼續道
“嶽飛到達以後,趙構和秦檜這兩人不斷跳動的黑心才稍微定了下來。”
“因為這兩人的目的一樣,根本不用商量,所以沒有給三大將緩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