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地回頭看了一眼。他本以為是在講正事,可怎麼牽扯到了婚姻大事?
“殿下,舍妹身體有些不適,請見諒。”高陽恭敬作揖道歉。
“沒事,這樣反而更清靜些。”隨口答道,並問起了剛才的話題。
兩人再次沿渭河行走。一路上風光明媚、景致宜人。
忽然駐足,仔細打量起四周環境。這裡位於渭河拐角處,山林環抱,土地平坦肥沃,正是設置工坊的最佳選擇。
“先生,這是何意?”高陽不解問道。
“我想在此建立雷火司作坊。”
經過一番解釋,高陽明白了這裡的潛在價值木炭生產、礦山開采甚至木材資源皆可從此獲取,甚至船隻製造也不成問題。此處不僅是風水寶地,在戰略上的意義也至關重要。
麵對高陽關於規模小的問題,信心滿滿“這並不算小。而且周邊還有幾座山峰,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所需資源。再加上渭河天然形成的港口,未來的運輸都不成問題。”
高陽思索片刻後爽快答應了他的請求。
看著眼前的渭河水,心中不禁感慨。此地不僅是關中的交通要塞,更是財富聚集之地,卻因種種考量,還是選擇按捺住心中的貪婪。
“幾天後我將派人探索山脈,或可發現更多寶貴資源。至於其他計劃還需細琢磨。”認真說道,而這一切的一切背後隱藏著他內心對於權力、利益的複雜思考。
凝視著四周的地勢,沉思良久。兩人商量了幾句後,夕陽已經漸漸西下。
在暮色中,馬車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了鹹陽城。
“駕!”
一匹快馬從遠處疾馳而來,看到太子的馬車後,馬上勒住了韁繩。
戰馬嘶鳴,前蹄高揚,而騎手矯健地翻身下馬,急匆匆跑到車旁
“太子殿下,請立刻回府。”
士兵額頭汗水未乾,大口喘氣,語氣急促道。
“發生了什麼?”扶蘇忍不住站起身問道。
“殿下請鎮定些。”也在一側麵帶憂慮地看著士兵。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與不安莫非鹹陽城有什麼重大變故?
始皇帝還在宮中安然無恙,難道是李相有什麼異動?但不太可能。
士兵連忙解釋道
“城裡傳言說,陛下命您總管天下的工商事務。民眾誤以為殿下也會兼理農事,便聚集到了宜。”
傳信兵一口氣說完,“現在幾條街都是百姓,不管怎麼勸都不肯散去。小的是奉太子妃之命迅速趕來報告,擔心拖延太久會有變數。”
聞言,微微笑了,“不知道這事會不會讓某些人肝腸寸斷?”
如果農事也由你來主管的話,李大人該作何感想呢?扶蘇平時溫和有禮,但沒想到他竟也能贏得眾人的如此信任和支持;八裡溝的老百姓都懂得在路邊攔下馬車表達訴求。
顯然,人們普遍認為扶蘇會施行政寬仁、利國益民的好政策——尤其是農業方麵的管理——畢竟,他以寬容聞名,深受百姓愛戴。
於是對扶蘇說道“殿下先隨我快馬返回。”
“請您進城之後前往宜見我,可以嗎?”
“好的。”
“記住要以安撫為主,千萬不可隨便承諾。”再三囑咐。
“明白了,多謝您的教導。”
說罷,扶蘇跳上騎兵的戰馬,風馳電掣般離去。看著背影漸漸遠去,抿嘴輕笑,“唉,隻怕你還是難拒百姓,最後仍要我收拾局麵呀。”
鄭王宮內。
一名貴婦站在門口遙望遠處,她的眼神充滿擔憂。突然聽到背後的聲音呼喚。
嬴政悠閒地端著一杯茶,“愛妃,請過來。”
鄭妃轉身麵相,略顯關切又憂慮的問,“你為何不去看看?萬一有意外發生……”
贏政微微搖頭
“扶蘇已經成人,在朝野內外也需要曆練獨當一麵的機會。我等著看他的處置方式。”
“當然,必要時候我會出手相助,但現在先觀察一下也好。”
嬴政語重心長,並且對的輔助充滿期待。
他對鄭妃笑道“彆擔心,那一位會幫他的。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鄭妃無奈地說
“既然這樣說過,怎麼又總罵人家是"獠"的,像敵人似的。”
“哼。”嬴政苦笑,
“就是因為要把詩曼許配給他,我心裡才不舒服。”
就在此刻,鄭妃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麼陛下降婚的具體時間呢?”
嬴政隨意揮手“這幾天吧。起駕回書房。”
片刻間,鄭妃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的背影。
待按計劃返回,發現宜門前的情景依舊擁擠。
他指揮車輛繞行並停穩後,走到近處。
場麵讓人深思。
眼前黑壓壓的人頭如同曆史書中的記錄一樣,生動體現了大眾對新政期望的殷切。大道兩旁,群眾肩並肩擠在一起,踮起腳尖望著中心區域的一點動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人群中,扶蘇正認真傾聽老者的提問,“聽說太子在會上宣布未來鐵農具將非常便宜,隻要十斤麥子就能
“各位趕緊散了吧,不然等到城防軍一到,把你們抓了關進大牢,可彆怨天尤人。”
又哄又嚇,效果立竿見影。
“大人這麼說,我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