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霞不止帶著玉米上了街,還讓春嬌把門前小菜園裡長大的菜拔出來,拿著上街找自己。
春嬌拿著剪刀把那紫得透亮的茄子一個個剪下來。
又把披在牆頭的絲瓜,一個個拽下來。
紅甜椒總是比綠菜椒熟得早,春嬌又摘了幾個又大又紅的甜椒,放在筐裡。
又從門口外的菜畦裡薅了幾根小蔥。
原本想多裝點蔬菜,但是菜籃子太小了,裝不下太多。
葛秀霞第一天出攤,也不知道去哪裡擺攤兒,年紀大了還有些拉不下臉來,隻想找沒人的地方躲。
春嬌也不好意思在村裡擺攤兒,見葛秀霞在偏僻的街頭巷尾貓著,自己也跟了過去。
隻是一上午,沒有一個人來買菜。
母女兩人站在街上乾愣神兒。
不僅一顆菜沒賣,還被鄉鄰笑話‘窮得都要賣自產的大糞了’。
人在低穀,感受不到悅耳的清風,聽到的大多是鄙夷和嘲笑。
一籃筐的蔬菜跟它的主人一樣,經過一上午的晾曬,蔫兒吧唧的。
葛秀霞賣菜賺錢的盛情被現實打掉了七分。
所幸,春嬌一門心思想賺錢,見這勢頭不僅不賺錢還要賠錢,心裡一著急萌生了一個想法。
住在村子深處的人都是本村人。
凡是本村人,都有一畝二分地,他們不缺這些東西。
忽然間,她想起了白晶。
白晶是外來打工人,在這裡沒有自留地,凡是吃蔬菜都靠買。
附近村裡沒有蔬菜店,都是從通往城郊的路邊上買。
公路兩邊的攤主,都抓住了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圖快,圖便利的心理,賣得特彆貴。
龔家村有進帝都的公交站,而且龔家村村口,是附近幾個村村民自駕車進帝都的必經之路。
龔家村的外來務工人員最多。
春嬌推著母親葛秀霞往家走,母女兩人一路邊走邊合計怎麼定價。
兩人決定,下午趁下班的時間過去賣。
菜,蔫了,賣得便宜一點。
這一下午春嬌沒乾彆的,一直在上網學習。
學習怎麼給蔬菜進行自然的保鮮,順便又學了一下,怎麼種菜。
春嬌在萬春堂上班,雖然還沒領到工資,但從龔家三兄妹身上學到一件村裡其他人沒有的東西。
就是學習,不間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