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海被誌剛說蒙了。
回身問誌剛“你是說我兒子還是我?”
陳四海張口結舌地看看兒子又指著自己。
誌剛看著陳四海淡定地說“說的當然是你。”
春嬌正好也在診室剛收完陳文強的診費,心裡正偷著樂。
沒想到誌剛的一句話打破了原有的和諧。
春嬌很擔心像上次白晶來看病時那樣搞得不歡而散。
“那個,不是,我們大夫是說可能,不是一定會得,他的意思是您提前預防。”
春嬌解釋說
彆看陳四海是個農民企業家,但做說話辦事從不武斷,喜歡思考,喜歡聽道理,聽根據。
陳四海虛心地坐回問診凳上,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陳文強雖然常常跟父親有不和,但是個重感情的孩子,聽到誌剛說自己的父親陳四海會得癌症心裡很不舒服,說“爸,他就是想讓你在這裡調理身體,如果這個您都信,還要醫院裡的那些儀器乾嘛?!”
說著拉著父親要往外走。
春嬌踮著小碎步上前攙扶說“陳哥,您現在的腰身還不穩,不要拉扯您先坐下。”
陳文強見春嬌賤特特的樣子,忽然想起詐騙案裡騙子們的招數,先用點小伎倆讓你相信他們,然後再套近乎,挖大坑放大招。
瞥了一眼說“騙子。”
陳四海對陳文強說“哎,不能這麼說。”
隨後又麵朝誌剛問“誌剛博士您繼續說。”
誌剛見陳四海誠意十足便問“您平常是不是容易有恐慌感的感覺?”
陳四海經商這麼多年,在生意上難免有乏力的時候。
很少有人懂得他心裡的苦。
有時想跟妻子馬筱梅說,但他知道妻子太膚淺,再說女人的嘴就跟漏鬥一樣藏不住秘密。
商場的爾虞我詐中,不止沒有幾個人會說真話,即便是你說了真話,相信的人也寥寥無幾。
所以,生意中的憂患隻有陳四海自己知道。
正如《金瓶梅》中說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陳四海承認誌剛說得很準,自己的確經常有這種恐慌感。
他一度懷疑自己是心臟病,去醫院檢查也沒檢查出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