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文強盼著這場宣講會泡湯。
但昨天跟養老院提前溝通的協調性工作安排的很到位。
春嬌和誌剛的準備工作做得也很充分。
宣講會就這樣順順利利地開始了。
這是孫健民當上室長以來安排工作最順利的一次。
倒不是孫健民能力不夠,而是在政務司工作的人,看一個人時,習慣眼珠子往上看。
比如說,他們看孫健民時,他們看得不是孫健民這個人,而是喜歡看孫健民上邊有沒有人。
所謂的有沒有人,就是在上層官場有沒有關係。
孫健民的家,就在附近村裡住。
家裡幾口人,有什麼親戚,做什麼工作,政務司的人都了如指掌。
孫健民在上層官場沒有人,這是政務司人眾所周知的。
甚至,跟政務司有業務往來的人也都知道。
這些人,麵對孫健民時,就會形成一種隱形的默契。
就是隻要孫健民安排下來的事兒都無關緊要,可乾可不乾。
造成的結果就是,最後隻有孫健民一人收拾爛攤子。
但是今天不同。
一切都進行地很順利。
而且,三個年輕人,在養老院的大舞台上,相互配合,發揮各自的職能。
誌剛難得穿得年輕又乾淨。
大屏上帝都醫科大的博士稱號,的確吸引了很多老人的眼球。
老人們認認真真地聽誌剛講的保健常識。
在誌剛演講期間,春嬌還會拿著話筒跟老人互動,問大家有沒有嘗試過這些方法,讓老人們分享一下心得。
興許是在養老院呆久了,日子過得乏味,突然有一場喧鬨的聚集,消除了老人們內心的空虛。
老人們都很熱情。
熱鬨的背後,陳文強卻很鬨心。
陳文強腰疼,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疼痛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