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起兵造反,白家絕對是他薑卓安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白家世代忠良,為大乾立下過汗馬功勞。
,白家病故而去的老爺子白戰蒼,追隨先帝南征北征,挽大廈於將傾,扶狂瀾於既倒!
白淵,在如今的乾皇登基之初,臨危受命,一戰打滅天狼大軍十五萬,定鼎北境,打的天狼帝國二十年沒緩過勁兒。
若不是當時大乾國力不足,當初一戰,白淵就可以以十六歲之齡做到,封狼居胥,飲馬翰海!
當時白戰蒼年紀已經很大了,又一身暗傷,所以指揮作戰,身先士卒的,並不是白戰蒼,而是白淵。
乾皇之所以把功勞安在白戰蒼頭上,封白戰蒼為鎮北王,隻是因為白戰蒼對比年輕的白淵,資曆很足。
並且功勞累加之下,可以讓一些反對的人閉嘴,乾皇封異姓王的壓力能夠小一些。
而到了白昭這一代,雖然澹台玉並不覺得白昭是那種精忠報國之人,但是也可以看出白昭不是個心懷野心之輩。
那麼作為一個沒有野心的鎮北王世子,薑卓安是必然拉攏不到白昭和他一起造反的。
而白家對乾皇,對大乾,那是忠心耿耿。
薑卓安想造反,就算手中有兵權,他也沒自信和冷靜狀態下的白淵過招!
如此一來,一個注定拉攏不到的世子,隻會成為薑卓安的敵人。
他要白昭死!
一個死了的白昭,可以幫到薑卓安很多。
白昭死在長安,乾皇首當其衝的就有責任。
白淵就算不造反,也會和乾皇心生嫌隙。
那麼,當他真的被逼到舉兵謀反逼宮之時,壓力就會小很多……
這些都是澹台玉想了好久,才大概弄明白的。
她不希望白昭出事。
一來這是她未來孩子的父親,哪怕二人之間更多的是算計而不是感情,她也不希望孩子沒了父親。
二來就是若白昭死了,澹台玉就會失去一個很強大的臂助。
從感情和利益上出發,澹台玉都傾向於白昭。
但是她又怕把一切都告訴白昭,這男人會想辦法宰了薑卓安,那就麻煩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隻要做了,就必然會留下痕跡!
澹台玉怕白昭宰了薑卓安,一旦暴露,那乾皇再怎麼倚重白家,都會問罪於白昭。
不知道乾皇對白家態度的澹台玉,甚至怕乾皇會借此一步一步廢掉功高震主的白家。
現在的澹台玉還需要白昭的幫助,暫時無法給白昭太多幫助。
澹台玉覺得,暫時還是先給這個狗男人提個醒,讓他留心,然後給白昭一點提示,讓他往薑卓安身上查。
等白昭一點點查出真相,她也坐上了女帝之位了。
到那時,就算白昭和乾皇鬨翻了,她也有了底氣,可以接納這個男人。
所以說澹台玉隻留下了簡短的一句話,隻是沒想到卻讓白昭誤會了她居心不良……
若是澹台玉知道白昭心中所想,隻會破防大罵白昭不是人。
她被白昭那樣折騰,完事後還不忘心裡想著白昭,給他留下提示。
結果這狗男人真沒良心!
此時的白昭不知道這些,但是不妨礙他把目光更加精準的鎖定在薑卓安的身上。
因為白昭實在想不明白,若是他和薑卓安掐起來,她澹台玉能有什麼好處。
就算大乾亂起來,就她炎國那情況,也無力做到摻和進來分一杯羹。
說不定,反而會加劇樓蘭人對炎國的侵蝕。
暫時隻能把澹台玉的目的放在是提醒自己上的白昭,覺得這大皇子應該是因為一些緣故而暴露在澹台玉眼前了。
自己既然也推測大皇子嫌疑最大,那就索性把八成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