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宣州城百裡外
七日前自長安動身的白昭,星夜兼程,一路跋山涉水,終於是趕到了江南道地界。
江南道作為大乾十道之一。
東鄰海,西抵蜀。南極五嶺,北帶長江,有州十四。
地勢多平原丘陵而又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長江貫穿東西,太湖、鄱陽湖等大型湖泊點綴其的同時又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宜人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讓江南道不僅僅是曆代中原王朝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區,江南文壇同樣是享譽天下。
素有“魚米之鄉”和“江南多才俊”的美稱。
可一路走來,所見所聞卻讓白昭越發的沉默。
猶記得一年多前他問劍江南,那時候的江南風光真就如同詩中所言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可如今呢,本該是“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的時節,白昭卻隻看到道路兩旁的農田中空無一人,桑田變水澤的景象。
大片的禾苗被洪水吞沒,大群麵黃肌瘦的災民們頂著連綿不斷的陰雨,在往外逃!
那些拖家帶口的難民們,虛弱的身軀在冰涼的雨中不停顫抖,卻依然不肯停下前進的腳步。
他更看到不乏有父親買女換糧,養了十幾年的女兒,到頭來卻隻能從那些富戶手中換來幾鬥摻著沙礫的糙米……
白昭無法指責這些人什麼,他清楚的知道。
他們也隻是為了活命罷了,真的隻是為了一口吃的這麼簡單!
如今處境已經艱難到了這種地步的災民們,接下來是不是該演變成易子而食了?!
白昭不知道。
他隻知道江南災情已經嚴重到了這種地步,江南的官員居然還能上報謊稱今年隻是個彆地方稍有災荒,整體依舊風調雨順。
若不是蘇州刺史的密報,是不是隻有等到了江南災民暴動造反了,這些人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哦……不對,也許這些貪婪的家夥還會借災民造反這個借口,趁機抹除一切痕跡,並反手把暴民的帽子扣在這些可憐人的頭上,請朝廷派兵鎮壓……
情報上的文字沒有重量,往往隻是寥寥幾筆,凝聚的卻是成千上萬人的血淚。
白昭未曾親眼見到之前,還真無法體會這種既令人心頭酸澀又對那些食肉者燃起滔天怒火的感受。
隻能說白昭之前雖以一個俠客的身份遊曆江湖,但他鎮北王世子的身份終歸是擺在那裡的。
金銀無憂,美人伴側。
民生之多艱,他很少能體會的到。
而今親眼目睹的白昭,再也無法做到漠然視之。
他雖接濟不了那麼多張要吃飯的嘴巴,可他的刀,卻能砍下那些豬狗的人頭!
要知道,白昭下江南,本就是為殺人而來!